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可在正常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人群中检出,APL作为促凝物质,其对机体的病理生理影响之一为导致动静脉血栓形成。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与疾病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可检测出APL的升高,但是APL是否会加重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仍尚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14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16例健康人群体内APL浓度及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性论述APL、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APL浓度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而APL是参与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目的:1、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进展、转移与凝血异常的关联性。2、探讨APL与恶性肿瘤转移、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体检中心门诊健康体检人群标记为H(Health)组,在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无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的患者标记为N(Non-Metastasis)组,有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的肿瘤患者标记为M(Metastasis)组。2、临床资料:收集对上述所有人群既往病史,并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头颅及肺部CT及动静脉彩超等检查,记录年龄、性别、癌症类型及分期、转移部位、是否存在血栓及血栓部位、PT、APTT、FIB、D-D、PLT等数据。3、APL检测:同天对上述人群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收集静脉血后,使用离心机在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后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用酶标枪采集上述样本人群的血清,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PL浓度。往预先包被抗磷脂抗体(APL)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原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抗磷脂抗体(APL)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4、使用IBM SPSS 21.0分析上述数据。结果:1、基线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6例健康体检人群,男性8人,女性7人,人群平均年龄63.44±3.03岁,其中有1人入组前既往身体健康,于入组后行头颅CT检查提示腔隙性脑梗塞,梗死面积小,无任何脑梗塞后遗症,且化验其他临床指标均正常,可认为是健康人;肿瘤未转移患者39例,男性15人,女性24人,人群平均年龄64.67±8.54岁,血栓形成共10人,其中静脉血栓形成共5人,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共5人;肿瘤转移患者共101人,男性97人,女性占4人,人群平均年龄64.86±7.90岁,血栓形成共49人,其中静脉血栓形成共30人,动脉血栓形成共29人。对照组(H组)、肿瘤无转移组(N组)、肿瘤有转移组(M组),三组PT分别为10.80±1.11 s、11.19±1.67 s、12.27±9.46 s,APTT分别为25.21±3.73 s、24.71±6.86 s、26.58±6.69 s,FIB分别为2.58±0.73g/L、2.94±1.0g/L5、3.55±1.49g/L;3组D-D分别为0.20±0.07 ug/ml、1.22±2.05 ug/ml、1.75±2.66 ug/ml,PLT分别为226.25±63.12×10~9/L、196.72±79.48×10~9/L、196.71±92.22×10~9/L。3组中FIB浓度、D-D浓度、血栓形成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PT、APTT、PLT组间比较均统计学无差异(P>0.05)。2、(1)对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凝血异常进行分析:16例健康人群中,高凝状态0人,血栓形成1人,占6.25%,高凝合并血栓0人;肿瘤组中,高凝状态30人,占21.43%,血栓形成59人,占42.14%,高凝合并血栓15人,占10.71%。统计学研究表明,两类人群中,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的频率较健康人群高(P=0.039),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频率较健康人群高(P=0.05),但两者之间高凝合并血栓的发生频率统计学无差异(P=0.353)。(2)对3组人群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进行组间分析:(1)M组较H组(P=0.048)及N组(P=0.045)高凝状态发生频率高,而H组与N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1);(2)M组较H组(P=0.001)及N组(P=0.014)血栓形成发生频率高,而H组与N组之间统计学无差异(P=0.207)。3、3组人群间FIB、D-D浓度水平差异分析:(1)对3组人群FIB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FIB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组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组相比与H组,FIB显著升高0.97g/L(95%CI:0.40~1.55,P=0.001);M组相比与N组,FIB升高0.61g/L(95%CI:0.08~1.14,P=0.021)H组与N组FIB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314);(2)对3组人群D-D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D-D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组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N组相比与H组,D-D升高1.02ug/ml(95%CI:0.22~1.83,P=0.010);M组相比与H组,D-D显著升高1.55ug/ml(95%CI:0.92~2.18,P=0.000);N组与M组D-D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429)。4、3组人群中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H组、N组、M组3组人群检测出APL分别为405.83±86.54 ng/ml、367.99±105.87 ng/ml、612.31±127.73 ng/ml。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APL检测浓度存在差异(P=0.000),组间两两分析结果显示:与H组相比,M组APL浓度增加206.48ng/ml(95%CI:130.64~282.31,P=0.000);与N组相比,M组APL浓度增加244.31ng/ml(95%CI:193.75~294.88,P=0.000),统计学有差异,H组与M相比,APL浓度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364)。5、3组人群在不同凝血情况下检测出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1)H组中,高凝状态下检测出APL浓度水平无差异(P=0.135);(2)N组中,血栓形成者相比与高凝状态者,APL升高167.58ng/ml(95%CI:3.73~331.43,p=0.045),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M组中,凝血正常者相比与高凝合并血栓者,APL浓度升高99.07ng/ml(95%CI:19.78~178.35,P=0.015);血栓形成者相比与高凝合并血栓者,APL浓度升高85.23ng/ml,(95%CI:5.12~165.34,P=0.037);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对140例肿瘤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1)以是否出现高凝状态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是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OR=2.015,95%CI:1.382~2.938,P=0.000),其余因素(年龄、D-二聚体、转移、APL浓度)均不是其危险因素。(2)以是否血栓形成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L是肿瘤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0~1.005,P=0.026),其余因素(年龄、FIB、D-二聚体、转移)均不是其危险因素。结论:1、相比与健康人群,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频率更高,相比与肿瘤无转移患者,肿瘤有转移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频率更高;2、FIB是肿瘤患者出现进展转移、高凝状态较敏感的指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肿瘤患者体内APL浓度明显升高,而存在血栓患者APL浓度升高更加显著;4、APL浓度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分期存在相关性,APL可能是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综上,FIB对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而APL对肿瘤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预估可能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