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水体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生物类群。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本研究对洱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为评估洱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现状积累了生物学资料,同时也为洱海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调查期间洱海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共有26种,其中寡毛类8种,水生昆虫5种,软体动物13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0.8%、19.2%和50.0%。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9.2ind/m2和2.12g/m2。寡毛类、水生昆虫(摇蚊科)和软体动物密度分别占总数的51.2%、47.1%、1.7%,生物量分别占总数的11.4%、72.2%、16.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Evenness物种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30、1.334和0.444。CCA分析表明电导率(Cond)、水深(WD)、总氮(TN)、硝酸盐氮(NO3--N)和总磷(TP)对底栖动物密度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2、附草螺类在调查期间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值±标准误)分别为401.41±37.16ind/m2和84.60±7.84g/m2。夏季密度最高(546.96±68.55ind/m2),其余季节密度依次排序为秋季(318.37±66.48ind/m2)、春季(254.55±36.68ind/m2)和冬季(238.72±39.62ind/m2)。各季节相应的生物量分别为57.00±7.85g/m2、82.09±15.33g/m2、136.01±26.11g/m2和126.81±28.61g/m2。附草螺类生物量与沉水植物生物量(BMAC)、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pH和溶解氧(DO)呈显著相关。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pH和溶解氧(DO)是影响附草螺类生物量的关键因子。
3、收集者(GC)和刮食者(SC)是洱海最优势的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类群,分别占总物种数的比例为43.8~70.0%和20.0~31.6%;其次为滤食者(FC),占总物种数的比例10.0~12.5%;撕食者(SH)和捕食者(PR)占总物种数的比例很小。不同摄食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收集者丰度最大(96.9%~99.6%),其它四个摄食功能类群所占比例非常小(0.4%~3.1%)。特征值与环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Fl)、自养作用/异养作用(F3)受到水深的显著影响(p<0.05);分解能力(F4)受到pH和叶绿素a的显著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