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师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亟待通过培训予以提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巨大的培训需求与有限的培训资源之间矛盾突出。部分中小学借助校本培训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校本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在部分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校本培训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由教育行政部门推动的“外生”式校本培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规范校本培训管理并保证了培训的整体效益。由学校自动发起的“内发”式校本培训也有着内驱力强、管理机制灵活、讲求实效的长处。同时,目前的校本培训中,还存在着观念有偏差,管理欠规范、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学校层面建立科学高效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学校层面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包括培训领导小组、立体培训网络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二是建立合理有序的培训活动管理流程,实现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培训结果的总结和评价等到环节的全程管理;三是创建灵活而有特色的管理运行机制体系,包括决策机制、保障机制、监控机制、激励机制等,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科学高效地运行。 通过研究认为,任何类型的校本培训,其优势的发挥和不足的克服都必须通过完善学校层面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这对中小学开展新课程校本教师培训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