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是研究个体和人群健康的科学;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在实际医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近年来,医德理论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广义的医德指从事医学科学研究与诊疗、医学生产与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进行与其职业内容相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狭义的医德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和相关活动时,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当前,医德医风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殊的职业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备高尚的医德,而高尚医德的培养应该从医学生的教育阶段开始,应该伴随着医学教学中的全部过程。2003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主题为:“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为了更好的保健服务”的学术年会,正式颁布了涵盖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三个阶段:本科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国际标准。其内容构成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三部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被定义为医生在完成本科医学教育后,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培训,进而获得独立医疗实践能力的阶段教育。主要包括注册前培训、职业或专业培训、专科医师或副专科医师培训,以及其他正式的培训项目。尽管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阶段是有限的,但是,它不能与继续教育和实践工作皆然分开,它贯穿于医生生涯的整个阶段。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也曾经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关心卫生体制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成长。”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承担者为社会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风尚的合格医学人才的重任,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内涵,对从整体上把握医学生的培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可以将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是指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的医德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使医学生接受老师及院校所传授的医德理念,进而用以指导医学生自己的医事行为的活动。”【1】近年来,除医学专业课程外的医学人文学科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接受,各类医学院校都已开设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来监督、促进和教育医学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观念,但是,教育的力度和手段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立足于研究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从五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即:一是进行了医学专业研究生医德教育意义的论证;二是开展了医学专业研究生医德教育现状的调查;三是对医学专业研究生医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四是对比了中外医学生医德教育;五是对医学专业研究生医德培养作了一些思考。通过论证、调查、对比、分析,努力形成一些切实的研究成果,以对医学专业研究生在医德认识、医德培养、医德情感、医德行为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