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稳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落实教育优先方针,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下,要明确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财政投入要优先供给教育、公共资源配置要满足教育需求,不断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迈进,逐步实现教育公平。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正是深深扎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镶嵌在教育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宏图里,义务教育是提升全社会素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一环,其中教育资源配置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出发点,那么如何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其配置效率,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后义务教育”时期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测算中国整体和四大板块的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甄别出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内在机制。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现实必要性,其次梳理并总结国内外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研究文献,再次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首先完整界定了效率、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其次系统地梳理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帕累托效率理论、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为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该部分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原则,提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四个目标,即切实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升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部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探索。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采用DEA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静态测度。第五部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剖析。采用Tobit模型识别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并分析其内在机制。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通过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革除制度性约束;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坚持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发展地位等。研究结果显示:①2008-2017年间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效率值处在0.900左右的区间范畴内。就四大板块而言,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现由波动到稳定的变化趋势,且东北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和东部地区;②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态测度,发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893,处在非有效性状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仍存在着教育投入要素冗余或是利用效率低的问题;③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发展活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关切程度、城镇化水平对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具有负向影响;且每个板块受不同因素制约。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为未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依据,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