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教材的使用和编写一直备受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教材也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参考资料。国内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教材比较研究。教材的编写顺序体现了编者对知识体系的看法。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者有着不同的教育经验以及不同的教材观。为了帮助教材使用者更清楚明了的了解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编排顺序的差别,本文以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科知识为基础,引进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即ISM法,合理修正之后,使之适用于数学教材。以人教A版和苏教版数学教材必修4的内容为例,探讨一种新的教材比较方法。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在得到人教A版和苏教版数学必修4教材的各章知识结构层级有向图后,本文根据各章知识的层级有向图结合教材的实际编排内容,具体对比了两个版本教材每一章的核心要素的选择,初始要素的安排,最高目标的选择以及要素间的形成关系。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人教A版和苏教版数学必修4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大体相同,并且每章的最高目标都定位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具体的核心要素选择以及部分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上有差别。本文具体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版本数学教材对某些相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编排顺序的优劣。根据具体的比较分析结果,为教材的编排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及建议。为了促进课程理念的落实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实现教材的有效利用,需要帮助教师和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ISM法能够用图表化的呈现形式,帮助教材使用者梳理教材的编排结构。在比较人教A版和苏教版必修4各章的知识结构之后,本文使用ISM法进行教材比较的中间结果——核心要素层级有向图,尝试进行教法改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为教师使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最后本文总结了ISM法在教材比较研究领域的使用价值以及本研究的不足和反思,对ISM法的扩展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