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中问答序列会话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互动过程。在该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而互动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广泛存在于课堂话语中,是影响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问与答相邻对是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使用目的密切相关。问答相邻对在不同的会话类型中具有不同的构成方式。课堂会话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构会话,了解其构成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语言的运行机制。前人的研究集中在提问的分类、技巧和意义等方面。然而,很少有人从动态角度研究中国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问答序列,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问答序列进行研究,这一崭新视角扩展了问答的研究范围。本研究从网络教育平台上选取了十五节山东省优质示范课,共计约十小时,并且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其中的问答内容按照会话分析的准则进行转写和分析。本研究在互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问答的话轮构建的特征;2)问答序列的序列组织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语料发现:1)在课堂中重复出现的教师提问的话轮形式主要有疑问句形式和借助语调实现的疑问形式,前者主要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后者是教师通过使用词、短语、陈述句借助语调实现提问功能。学生的回答话轮包括单话轮结构和多话轮结构,其中单话轮结构居多;2)在课堂中师生通过问答序列的前扩展、中扩展以及后扩展完成会话,前扩展是教师运用邀请、询问、提供和讲述的前扩展对问答根序列进行预设,中扩展是师生用来消除对问答根序列理解或听力等方面的障碍,后扩展是教师运用最小后扩展和非最小后扩展对问答序列的反馈。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和给予合理的反馈,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本研究是基于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语料,因此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问答现象,对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因素,本研究的语料较少,没有对其结果进行量化,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覆盖更多的语料,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和具有概括性。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属性,高中地理内容更是紧密联系自然和社会。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体制,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教学仍受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规律的探索也使得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重大突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出,更为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基础,围绕
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是19世纪最有修养、内心最为淳朴的画家之一。柯罗认为他一生中只有一个目的:表现他最热爱的大自然。他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力、对自然的赤诚情感、丰富的想象力、特殊的绘画手法等在他的画作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演绎在他整个艺术历程中。他对往昔的“追思”“怀古”之情、对大自然的挚爱使他的画面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使他的绘画
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和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是活跃于17世纪巴洛克艺术盛行时期的两位艺术家。鲁本斯认为绘画创作应当更注重色彩,色彩更接近自然,适合表达情感;普桑的绘画创作以素描为主导,强调理性的设计与严谨的结构,线条和设计主宰画面。以色彩为主与以素描为主的思想长期影响着油画创作
明代中期,以苏州、松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造园活动十分兴盛。由于园林建造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这一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园林题材山水画作品,园林题材山水画在技法表现、归隐情怀与意境营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过去美术史界对于明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关注不多,且多个案研究,未作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以“吴门画派”园林题材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代表画家、重要作品、风格特征、意境营造与影响
地理课堂问题的设计是落实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式教学的基础,有效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纵观当前地理教学发现,课堂问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还不突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SOLO分类理论根据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将学生思维分为了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思维的结构性特征,增强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可观察性。教师运用该理论能够准确识别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思维进阶。因此,文章将SOLO分类理论引
积极共情是共情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共情研究中的热门问题。以往研究表明,积极共情和消极共情在认知神经基础上存在很大重叠,但是在社会行为和信息加工上表现出和消极共情不同的独有的特征。积极共情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积极情绪的维持密切相关,并对情绪信息的信息加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大学生群体中探究积极共情对人际亲密度和积极情绪的影响机制以及积极共情的信息加工特征。研
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先后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法国画坛。本文主要论述两位法国艺术大师,印象派画家埃特加·伊莱尔·日尔曼·德加和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两位艺术家对舞女题材绘画都有所涉猎,他们是十九世纪欧洲舞女题材绘画的杰出代表。德加与劳特累克同为法国画家,相互之间有过交集,劳特累克曾十分崇拜德加,德加的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特累克的艺术创作。两位画家都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母亲的暖炕》(第四章)为翻译对象,翻译内容以朝鲜族作家金贤哲与其患病母亲日常生活为中心,并涉及了中国朝鲜族居民的生活现状。《母亲的暖炕》是中国当代朝鲜语文学作品日记集,记录了作者金贤哲与患病母亲的日常生活。中国朝鲜族当代文学作品突出和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朝鲜族文学的发展状况,创造了中国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译者以《母亲的暖炕》(第四章)为翻译文本,了解了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进区域经济高质发展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目标。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发布,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