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程度副词“最”的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语言学界已有不少成果。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这十多年汉语发展中,由“最”功能扩展形成的“最N(名词)”(特别是指称性“N”)、“最VP(动词或动词短语)”(特别是不表示程度的“VP”)、“最+状A(状态形容词)”这一系列颠覆传统的组合方式却在各大平面及影视媒体的文字中被广泛运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该类研究甚少。本文即以“最N”、“最VP”和“最+状A”三类新兴结构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性质类别、句法功能、语义环境及语用环境。在此基础上,尝试使用主观化、语法化、原型范畴、概念整合、隐喻等语言学理论对它们的形成动因和机制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分别予以探讨。在第一章里,我们主要分析“最N”。从名词的类别着手,考察有哪些类别的名词可以进入这一格式,它们各自拥有哪些特点;从“最N”的指称性切入,考虑此结构的形式和形成原因;针对新型的“最N”标题式的现象,分析其形式特点和指称性的功能。第二章以《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28个动词为基础,整理出了1300多条“最VP”语料,考察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动词和动词短语类别、它们各自拥有的性质和语法特点;对它们的语义制约条件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考虑此结构的动因与发展。第三章从《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2003)和《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2003)分离出“状A”六百多个,讨论“状A”的构词方式、分布频率;对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表义作用进行归纳;最后,考虑该结构的动因搭配与发展趋势。第四章中,尝试揭示这三种跟“最”有关的语言现象的功用和背后的动因、形成机制、共性特点及个性因素;讨论结构的语体价值、语法价值和语用价值;“最”的语法化和主观化、“N/VP/状A”的性状化,并进行“最+N/VP/状A”的语义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