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的认识却莫衷一是,对课程一直缺乏公认的界定,语文课程同样如此。课程定义的多样性,实际反映了课程观的多样性。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课程观支配着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灵魂。本文在分析和批判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几种典型的课程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人本论语文课程观的主张。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语文课程观的流变及批判 本部分主要分析批判了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三种典型的课程观:知识本位课程观;社会本位课程观;能力本位课程观。社会本位课程观主要体现在古代语文教育中,那时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为培养封建等级社会的维护者服务的,可以说丝毫没有为个人发展考虑。知识本位课程观主要贯穿在建国后的语文教育中,它直接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双基”的过分强调和对语文知识体系的盲目建构。能力本位课程观在强调语文能力的同时,却导致了对语文能力理解的狭窄化和培养方式的机械化。 第二部分:人本论语文课程观的理论沿革及内涵 本部分主要结合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历史,梳理了人本论课程的宏观脉络,粗略介绍了卢梭、杜威等的课程理论,重点分析评论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观。然后对“人本”、“课程”、“人本论语文课程观”等概念作了阐述。 第三部分:人本论语文课程观的创新及建构 本部分把人本论语文课程观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相对照,对课改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而从课程设计的五大方面来建构体现人本思想的语文课程。 课程目标:行为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整合。 课程内容:制度课程和生活课程的整合。 课程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整合。 课程实施:教学意识和课程意识的整合。 课程评价:选拔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