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如今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随之加强,而良好的产地形象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评判的重要支撑。因此,众多农产品企业借助产地形象,力求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如今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随之加强,而良好的产地形象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评判的重要支撑。因此,众多农产品企业借助产地形象,力求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但对于同产地农产品而言,过度重视产地形象的凸显将会进入同质化竞争的误区,这是产地所在企业与政府都在积极避免的问题。由于农产品质量属性复杂,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不能准确的获知有关农产品的物理属性的信息。在购买时,往往只能根据产地、包装、品牌等外部线索进行质量评价,这种评价具有主观性,称之为感知质量。对于同产地农产品而言,由于产地相同,消费者只能利用其他的外部线索来向评判产品质量。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找出消费者在对同产地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时,利用哪些外部线索来进行评判,这些线索和感知质量的相关程度以及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
外部线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一直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在此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国内对于线索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较为广泛的理论研究,很少涉及到具体的产品类别。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据此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以及消费者行为特点,以东北大米为主要调查对象,形成了各变量的测量量表。在正式调研中,在重庆、湖北两地部分小区及问卷星网站发放问卷207份,有效问卷169份。本研究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回归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同产地农产品而言,包装形象、认证标识、商店形象、口碑、价格、品牌认知均对感知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包装形象、认证标识以及商店形象的影响程度稍强。(2)感知质量对于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包装形象、认证标识、商店形象、口碑、价格、品牌认知通过感知质量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线索理论在国内的运用,特别是在农产品研究领域,对农产品企业及当地政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建筑的风格是城市地方特色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应当依据当地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特色进行特色化的风格设计。在城市的住宅规划设计当中应当更多的结合当地的风俗和区域特色,使得这些特色能够很好的融合到城市住宅的设计当中,帮助城市建筑成为当地的一道特色的文化风景。本文就将具体的分析如何在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当中进行特定的区域性表达,希望能为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城市住
玉米是隆阳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隆阳区玉米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研究,并从如何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收益等方面,针对目前隆阳区玉米生产
摘要:以福建某农贸市场暖通工程出现的问题为例,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反馈,以及对半地下室农贸市场的通风空调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案和设计过程所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半地下室;农贸市场;风机噪音;空气净化;气流组织;舒适性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的享受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良好的居住和购物环境也日益为人们所追求。因此,舒适性空调成了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关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产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发展问题为出发点,从安全问题、空间环境问题、文化建设问题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应对策略,详细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的策划与应用,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 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体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种类繁多,例如地铁
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占有率最大的国家。国内消费者为什么热衷于购买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源于产品或服务满足其价值需求的能力。消费者的购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immon曾指出:“组织的问题不在组织本身,而在有关的人。”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渴望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有着明确的目标,在工作中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
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十一五”规划第二年到来的重要时刻,新闻出版总署部署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这是出版业为繁荣社会主
为了研究羊草的适宜生长环境,试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碱土、沙土、草甸土3种生境羊草叶、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羊草同一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谱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科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文章从新工科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出发,阐述新工科在新技术、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