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促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张,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乡村空间的转换地带,使其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区。因此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边缘区社会系统的适应力和可持续性已成为迫于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脆弱性研究逐渐演变为以人为中心,快速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人文因素及社会系统自身结构变化的压力和冲击导致的社会脆弱性愈来愈被关注并逐渐成为热点。在全球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背景,研究者对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尺度上较为关注已知风险区的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而微观尺度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快速城市化对社会系统自身结构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文献梳理,以长安区西北部为例选取适宜研究区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再使用社会脆弱性理论框架和指数评估法,结合RS/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评估进而对研究区的街道单元尺度进行社会脆弱性评估,从空间分异角度分析其社会脆弱性,旨在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研究认为:(1)研究区暴露性空间分布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具有明显聚集特征。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空间等级分布呈现不规律性。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布不均衡,低等级空间单元分布在郭杜街道、韦曲街道等相对邻近市中心的位置。从研究区13个街道空间单元聚类结果来看,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空间单元与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2)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景观破碎化是城市边缘区社会系统受到扰动产生脆弱性的直接原因,而城市边缘区社会系统转换与城市化过程相错位加剧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且其自身系统的差异性及敏感性特征、适应能力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脆弱性。(3)未来几年城市化仍然会促进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对城市边缘区内部的社会脆弱性的风险应通过提高适应力,以减少城市化等扰动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城市空间健康发展,在降低暴露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政策提高城市边缘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