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开放的发展环境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互鉴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国同埃及既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两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始于古代丝绸之路,且一直延续至今,为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埃建交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及落实以来,中埃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能源等领域加强密切合作,同时也重点加强了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和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埃文化交流互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方己在埃及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并得到发展。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比较顺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章分为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及意义,回顾文献,简要提出选题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作具体阐述。第二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列举出已取得的重要成效,并反思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基于所获取的文献资料与社会调查数据,深入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内部原因有: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运行机制暂未建立、优秀翻译人才缺失、我国文化传媒影响力弱;外部原因有:两国国情存在差异、西方话语的干扰、埃及国内局势动荡。第四章,以拉斯韦尔的5W跨文化传播理论模式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现实情况,分别从文化主体、内容与媒介三个方面探究其对策,文化主体方面:坚持官民并举,完善文化交流层次:文化内容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与埃及文化具有共性的部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结合;文化媒介方面: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充分发挥人才与新兴媒体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的跨文化传播以及促进中埃文化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的实现。
其他文献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是闻名世界文坛的爱尔兰作家,他在获得2005年布克奖的采访中讲述,少年时期的美术学习经历是对他的写作非常好的锻炼,“因为它告诉我怎么样以详细而且专注的方式看世界”。正如他所言,绘画艺术的经验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空间特质。本论文以班维尔的《框架三部曲》(《证词》、《幽灵》和《雅典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空间批评、
藏族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在甘孜乡城民间存在着一种受当地人推崇的民间习俗——笑宴,其内容多样,形式丰厚,寓意深重。笑宴是民族自信的产物,是乡城民间文化的历史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集文学、戏剧于一体的民间口头传统演出形式,是乡城藏民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重要的仪式环节之一。笑宴主要出现在当地宴会或者聚会中,多以两人对话或者多人对话的形式呈现,它是一种用逗人发笑的幽默语言,让现场气氛其乐融融的口头传
学位
伴随现代文明不断展开,面临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家可归感和自我迷失感,苏珊·桑塔格对艺术审美形式的探索、对主体感觉感官的关怀、对多元文化的自信,以及以审美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倡导和实践,实际上都采取了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这一立场构成了进入桑塔格复杂视域的新路径,也为桑塔格研究打开了新维度。身为美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家,桑塔格的批评领域涉及文学、电影、摄影、疾病、哲学,理论观照到美国乃至欧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
先秦时期《礼记》的研究已经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究,涉及甚广,但对于《礼记》的用《诗》的探讨虽有涉及,但并没有专门单独全面探讨过《礼记》中的用《诗》现象。先从用《诗》的定义进行阐述,“用”《诗》是为了实现《诗》的某种用途,如引《诗》、赋《诗》、称《诗》等,但“用”《诗》从功能和作用上概括了所有对《诗》的运用方式。《礼记》三十一篇中有超过篇目总数的一半即十七篇都在文章当中出现了用
学位
袍哥文化作为四川文化的独特成分,不仅影响了四川现代小说作家的创作,在新时期四川小说作家的创作中也作为一种文化审美基因而得以延续。这种延续既有“遗传”的部分,也有“变异”的部分,“遗传”的部分主要体现为沿袭现代四川小说作家对袍哥文化的关注点,“变异”的部分主要体现为对袍哥文化的想象与夸张。本文选取了新时期表现袍哥文化审美基因最突出的两位四川小说作家克非和马识途,通过对他们的创作的分析来具体阐释袍哥文
学位
2019年2月份,中国外交部为山西举办了旅游推介会,旨在推动山西省的经济转型,为山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转型机会。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作为国内外知名景点,不仅是由于它的建筑和佛像,更是因为云冈石窟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作为外宣材料的一部分,在提供相关旅游信息和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网站的英文翻译存在大量的错误和缺陷。因此,对官方网站作为外宣资料的翻译进行研究是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6年多以来,致力于开放共建的全球治理机制,增强了国际社会的人文交流。2019年第二届高峰论坛由中国政府在北京4月正式举办,是今年中国最具标志性的高规格的外交活动,日渐成为国内外学术领域创新研究的实践议题。在语言学领域下,当前媒体话语所涉及的研究围绕批评话语分析展开,解构话语权力在社会实践中所隐含的不平等斗争与体现的意识形态,为克服其不足而提出的积极
学位
隐喻研究一直吸引着语言学家的注意。传统隐喻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随着隐喻研究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家将隐喻视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的缺点是缺乏语境分析。Charteris-Black于2004年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理论,该理论综合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来分析隐喻,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
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最接近于交易的社会行为方式(Bruner et a1.,1982)。近年来,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不同于先前关于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从横向角度探究了不同层次下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错误类型和表达特征。在EFL环境下,通过对不同阶段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各阶段学习者的特征,对外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增加针对性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
学位
本研究旨在对比英汉政治新闻中的言据性资源使用情况。具体来说就是探讨英汉政治新闻中言据性资源的分布模式和量化使用上的差别。本研究参照胡壮麟以及汤斌的分类标准将据素分为四类,即感官据素,推理据素,报道据素以及信念据素。感官据素包括视觉和非视觉据素,推理据素包括推断和假设据素,报道据素包括传闻据素和引证据素,传闻据素包括具体和非具体传闻据素。就研究语料而言,本研究从华盛顿邮报和人民日报上的政治版面中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