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以真、善、美等超越性价值为目标,在创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自我的创造。创造性活动实现了精神的“自在”成长,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则实现了精神的“自为”成长。精神参与的、实现人的精神成长的学习实际上是有内在意义的、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这样的学习要求教学是启发式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激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求来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教学,其关键是遵循学生主动探求、生成知识和经验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各种精神力量——科学理性、德性、美感的活动机制。
学生创造性的主动探求活动要求教师提供的指导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启发引导就变成对学生探求活动的操控和抑制,这里涉及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问题。而顺应学生科学理性、德性、美感的活动机制,为其功能的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则涉及科学教学、道德教学及艺术教学的启发策略问题。
科学理性、德性、美感是科学活动、道德活动、审美活动中的创造主体,是与特定活动对象相关的知识经验、认知体验能力、情感倾向等的合金。忽视它们的存在、违背其活动机制导致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成功的创造性教学必然是顺应其机制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将上述精神力量活动的一般机制、启发式教学的一般原则和策略与具体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对自身精神活动的内省、与学生的深层次对话以及课例研究,可以不断生成自己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