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地图理论对シテ彳ル的研究 ——兼与汉语“了”、“着”、“过”的对比分析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x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功能语法形式是指在不同的语言中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同一语法范畴,同时这样的语法形式又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义或功能。因此,多功能语法形式因其复杂性,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シテイル和汉语的“了”、“着”、“过”都既是体标记,也是多功能语法形式,且各自之间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シテイル和汉语的“了”、“着”、“过”的各功能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シテイル和汉语的“了”、“着”、“过”在体意义上有何差异?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想必对进一步理解中日两国语言中体意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将采用由语言类型学发展而来的“语义地图理论”来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以Lloyd B.Andersom(1982)所描绘的完成体及其相关范畴语义空间的语义地图为基础,参考关于シテイル的研究成果,先明确了シテイル在完成体及其相关范畴语义空间上占据了<結果の状態>、<結果>、<先行>、<先行完結相>、<経歴>的五个语义节点。之后基于先行研究中的シテイル的语法化分析,在シテイル的语义地图上增加了<単純たる状態>、<進行>、<反復>三个语义节点。其次,利用同样的方式,确定了“了”具有<結果の状態>、<結果>、<先行>、<先行完結相>、<新情報>、<過去完結相>等6个语义节点,“着”具有<結果の状態>、<進行>、<単純たる状態>等3个语义节点,“过”具有<経歴>、<先行>、<先行完結相>等3个语义节点。并以此为依据画出了各自的语义地图。最后将シテイル和汉语的“了”、“着”、“过”的语义地图进行整合,制作出了一副可以清晰反映其各自功能分布及功能差异的语义地图。本研究的结论如下所示:1.シテイル和“了”在<結果の状態>、<結果>、<先行>、<先行完結相>等语义节点是相通的,且对应率最高的是<結果の状態>。2.シテイル和“着”在<結果の状態>、<結果>、<単純たる状態>等语义节点是相通的,且对应率最高的是<進行>。3.シテイル和“过”在<経歴>、<先行>、<先行完結相>等语义节点是相通的,且对应率最高的是<経歴>。4.シテイル和“了”、“着”三者在<結果の状態>这一语义节点上是相通的。5.シテイル和“了”、“过”三者在<先行>、<先行完結相>这两个语义节点上是相通的。本文利用语义地图理论,构建出了日语的シテイル和汉语的“了”、“着”、“过”的语义地图。通过语义地图可以清晰的了解中日两国语言之间的完成体,持续体的各语义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使シテイル和“了”、“着”、“过”的对应关系变得更加一目了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及日本的汉语学习者理解两国的体意义及功能的异同。
其他文献
198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确立双语立法制度,规定香港法例的中文译本与英文文本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评估该译本的翻译质量有特殊现实意义。1977年,德国语言学家朱利安·豪斯提出了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型。该理论一直备受关注,但相关实证分析多集中于文学领域,尚未见到将该模型适用于香港法例中文译本的实证研究。因此,从这一视角切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立法文本英汉翻译质量评估研究。按照模型提供的分析方法,首先
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表现往往受制于交际中的情境因素。然而,人们对情境因素如何影响语言表现还知之甚少,对情境意识与语言能力之间关系的探究也不充分。在语言测试领域,虽有考试将语言使用的情境因素明确融入测试任务设计中——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才考试)中的部分考试任务,以期增强任务的真实性,但这样的尝试也不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国才考试(中级)概要写作任务为例,以160名高校
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海量数据通过全球网络进行高效地跨境交互,加速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进行,为国际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管跨境数据流通有利于经济提升,但同时也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际主体纷纷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构建隐私框架并设置隐私保护标准。虽然多数国家为维护本国公民数据隐私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可在国际协作中,尤其是在多方参与的
《天平之甍》是井上靖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作家正式的历史小说第一作。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日本遣唐留学僧如何克服困难,努力将中国的先进文化移入日本的。另外,因为这部小说是基于淡海三船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所作,所以当中自然也写入了鉴真和尚不屈的精神与其历经苦难最终成功赴日的事迹。围绕《天平之甍》这部小说,迄今已有为数众多的先行研究,其中多数均是论述小说的主题与作中人物的。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
英式汉语是英汉翻译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来,英语学习的狂潮席卷全国,受英语的影响,出现了带有英语语言特点的汉语,即英式汉语。这一现象在英语专业学生和相关从业者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本研究报告基于《国外理论动态》中的两篇汉译文章,其中一篇讲述了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7年政治危机,另一篇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译文中出现多处英式汉语现象,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
随着汉语的全球推广,对外汉语教材层出不穷,关于教材的适用性研究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教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二语习得理论和教材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教版《交际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材本身和使用主体两个方面对该教材在素林职业学院的适用性进行探究。论文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梳理了研究现状,论述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泰国职业学
学术界对农村民主议事会的研究数量不少,从推动村民自治的真正实践和促进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效发展来看,它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本文研究的民主议事厅虽然内涵上与农村民主议事会一致,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具体实践形式。加之民主议事厅的实施让一个问题村脱胎换骨,并强化了民主决策的实践,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农村社区治理视角下,现行的民主议事厅与理想状态对比存在什么运行问题?立足于进一步提
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当代女性幻想小说作家,其幻想小说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再执着于描写魔法的奇妙和未来科技世界的先进,而是通过幻想小说的体裁来描写现实世界,表现出对人类和世界的关怀。同时,她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将“阴阳平衡”“有无相生”的道家整体思想融入到幻想小说中。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重构,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实施至今已近二十余年,主要目的是将过去过度开垦坡地或宜林地重新恢复为森林,缓解因毁林开荒造成的种种生态危机,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等。目前来看,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然存在着退耕还林工程不可持续的问题,第二轮的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开启,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中巩固成果,并且以更科学的方式展开退耕还林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
本文所探讨的卢卡奇早期指的是从1900年卢卡奇开始自己的文学之路到1923年《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卢卡奇的思想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和不同阶段的发展。在1918年11月下旬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后,12月初卢卡奇就加入了匈牙利共产党。这一转变的最为显性体现在:自此,卢卡奇从一个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哲学家转变成一个弥赛亚式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它的最受关注是因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