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书写中国题材而蜚声西方文坛的当代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的《黄河》、《天堂过客》和《品梦茶馆》,在英国文坛频频获奖,世界著名媒体予以很高评价,同时也引起西方文学批评界的关注。他的这三个文本关涉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题材,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入,对中国文化的体认由片面到全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但是,取材中国的希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却是一块处女地,笔者在翻译其长篇小说之后,决定将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相信这对于跨文化研究和中英文化交流,都会有所助益。在第一章导论之后,第二章展现了希尔写作的文本背景,反思了英语文学中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的文化倾向:从丹尼尔·笛福、萨克斯·罗默,到当代的英美华裔作家,他们要么将中国妖魔化,或者自我东方化以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么就将中国天堂化,像詹姆斯·希尔顿那样将中国乌托邦化,这种文化误读往往成为后起文本的灵感源泉,甚至那些没有到过中国的作家也可以对中国随意书写。在这种语境下,可以看出希尔作品努力再现真实中国的良苦用心,尽管在开始希尔也没能摆脱这种话语偏见。第三章分析希尔的第一部取材中国的作品《黄河》。这是一部混杂的作品:既想努力地再现真实的中国,又显得浮光掠影并且充满了东方主义的偏见。希尔以他者的眼光居高临下审视中国文化,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衬托出他所生活的中国乡村小镇的落后、贫困与文化缺失,不时地表现出偏见、误读和文化隔膜。尽管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忧虑和思索,但是作为他者的距离感,使他很难融入中国社会并且深入透视中国文化。作者个人视域的局限、异质文化的隔膜和东方主义话语的影响是希尔误读中国文化的原因所在。第四章论述希尔的第二部取材中国的作品《品梦茶馆》。这部作品是希尔的成名作,作者把自己融入中国现实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普通人的生活和心态。小说借助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来反映社会变革中的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作者以冲突的形式来批判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现象,借以表达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巨大精神支柱作用。尽管小说仍有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东方主义的残存,但是和《黄河》相比,《品梦茶馆》对中国社会与文化有较为客观的认知与接纳,东方主义的阴影逐渐淡化。第五章分析了《天堂过客》中的文化融合。希尔以唐代才女鱼玄机留存于世的诗歌来书写鱼玄机的人生故事,追寻中国典雅的传统文化,试图领悟中国文化的神韵。而且他将自己领悟到的中国文化神韵与西方的自由精神展开对话,所以《天堂过客》是希尔与鱼玄机的对话,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是希尔诗化的英语与鱼玄机泣血的诗歌的和鸣,是中英语言文化交相辉映的奏鸣曲。希尔的这部小说表现了他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决裂,走出了英语文学描述中国的既定樊篱。本研究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与跨文化视野审视希尔作品,发现从《黄河》、《品梦茶馆》到《天堂过客》,恰好表现了作者跨文化交际中动态思想脉络的一个完整过程:从落入东方主义巢臼到超越东方主义。在希尔的中国文化之旅上,题材与主题并不相同的三部作品表现了希尔对中国文化由排斥、接受、理解到欣赏、玩味的心理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东西文化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文化交际过程,预示着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和相容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在方法上追求的是将宏观的文化审视与微观的文本细读相结合,为了论文的论述显得扎实可靠,在翻译希尔作品的基础上,笔者还对希尔进行了访谈(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