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银行业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柱,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体经济配置金融资源、提供支付体系、以及运营各种金融市场部门,如货币、信贷、债券和外汇市场。在一个经济领域,银行系统越稳定,就越能稳定地发挥作用并促进经济发展。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此外,亚洲新兴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新兴亚洲国家面临的挑战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在宏观经济和金融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柱,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体经济配置金融资源、提供支付体系、以及运营各种金融市场部门,如货币、信贷、债券和外汇市场。在一个经济领域,银行系统越稳定,就越能稳定地发挥作用并促进经济发展。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此外,亚洲新兴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新兴亚洲国家面临的挑战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在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尤其是风险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需要找到合适的机制,帮助解决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稳定银行体系。薄弱的风险管理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银行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上升,这已经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了证明。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以理解亚洲新兴市场银行体系的风险本质。第一章实证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稳定银行体系的主要宏观工具之一是宏观审慎政策。利用固定效应和广义矩估计法(GMM)对跨国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银行信贷增长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各银行对宏观审慎工具变化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它们具体的资产负债表特征。特别是,为了减少信贷增长,宏观审慎立场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抑制信贷周期方面对大型银行的影响要弱于小型银行。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银行风险的效应对资本充足的银行更为明显,而以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为目的的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充足的银行的风险的影响较小。第二章实证研究了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本章试图运用Ozturk和Sheng(2017)所使用的经济不确定性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是否与银行杠杆风险相关,主要结果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杠杆风险。此外,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银行风险往往会增加。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杠杆风险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银行特定的资产负债表特征。具体来说,大型银行、流动性良好的资产或效率低下的银行受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其他银行小。在业务多元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不确定性对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影响更为不利。第三章研究了市场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利用固定效应和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2006-2018年越南80多家国内银行和分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当市场流动性受到不利冲击时,银行风险会随之恶化。与其他银行相比,资本状况较好的银行或大型银行受市场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疫病不同于时病,时疫也不能涵盖所有的疫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时空跨度,给传统中医疫病理论带来了诸多挑战,如非时疫类疫病的中医属性如何判定、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治方案如何制定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和对既往疫病“因机证治”的综合分析,发现“戾嗜”(戾气对理化环境的亲嗜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相关病原体“戾嗜”的判定,可以为“非风、非寒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对旅游品质的追求,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服务定制已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与常规的旅游产品相比,旅游服务定制产品具有高度个性化和细分化、较高产品定价和高运营成本等特点。如何降低顾客对旅游服务定制产品的价格敏感性,维持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是旅游服务定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因此,如何适应顾客消费升级需求,加快旅游服务定制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旅游业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国保险业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中国保险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问题一直存在,保险消费者效用最大目标与保险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不一致导致保险纠纷频繁发生。自1980年中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追求保险业高速发展产生的弊病逐渐显现,销售误导与理赔难等问题禁而不止,保险消费者权益侵害现象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形态,已阻碍
增长与分享、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永恒的研究主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了增长奇迹,但劳动收入未能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基本同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在国民收入初次分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仝小林院士在一线抗疫60余日。在此期间,他提出和制定了诸多学术观点和实践方案:1)创“三维定性”之法,并依此而将武汉新冠疫情定性为“寒湿疫”。2)针对“寒湿疫”早期,制宣肺化湿之法,并依此开具寒湿疫方,对疫情进行早期截断。3)创“武昌模式”高效有序推行寒湿疫方,将防控重心下沉前移至社区。4)针对“寒湿疫”重症期,发现“瘀热入营”是转重之关键
库存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有效的库存控制策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还可以减少企业因缺货而造成的销售和商誉损失。反之,一个低效的库存控制策略会增加企业的相关成本和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库存管理的目标旨在帮助企业在不同条件的约束下进行合理的库存决策,支持企业的生产与运作。因此,如何将库存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同时构建一套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是一个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更加便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满足各种需求。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网络零售市场不断创新产品设计、服务内容、营销手段、商业模式等,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此加剧了消费者经济压力和购买欲望之间的矛盾。当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到“等攒够钱了再买”、再到“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分期
目前,全世界均受到经济危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经济危机带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萧条、收入锐减等消极影响。而新冠肺炎疫情则加重了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大部分国家出现GDP负增长和失业率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组织机构改革、裁员降薪等措施来应对来自外界的双重冲击。外部带来的不确定感上升也造成了组织内部竞争加剧,员工“内卷化”严重。为了规避被减薪或裁员的不确定感,当员工个人价值观与
居民消费环境(Consumer Environment)是指直接影响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具有外在性和客观性特点。优化消费环境对于扩大有效需求、提升消费者信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居民消费需要由追求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反映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有必要丰富居民消费环境内涵。其中,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美
我国《民法典》确立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但对商事规范的“统摄”难称完美。同时其第10条做出了突破性规定,确立了习惯的(补充性)法源地位,商事习惯也由此获得了“入法”的可能。但《民法典》确定的规则过于原则化,因此需要就商事习惯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则进行讨论并进一步细化。本文在明确商事习惯定义与识别标准的基础之上,对商事习惯与《民法典》如何“契合”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即明确商事习惯“入法”的实然空间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