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由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且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衍生品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技术性的特征,且与现货市场密切相关,使得衍生品交易的违规行为常常涉及现货市场,影响层面广,方法隐蔽、形态复杂。因此,认真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研究如何防范跨市场金融风险,是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股指期货尚未推出,没有相关的个案用于参考,所以本文在分析方法上力图使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采用了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分析方法。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股票市场违规行为的成因及表现形式、股指期货的特征和功能,并通过对国内外股指期货及商品期货实际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来源及它们所带来的跨市场风险。然后通过对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交易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研究了两市场间交易的联动性;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股票市场造成波动、到期日效应、成分股溢价、资金的排挤效应等影响;同时又对已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关联性,有提高资本市场信息传递速度和放大交易量的作用,所以会使风险在两市场间迅速传递。因此就有了跨市场监管的必要性,接下来从理论上阐述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违规行为的形式;在借鉴美国、台湾和香港市场关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跨市场监管的设计原则及对策。本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司和行业协会六方在跨市场信息监管中各方的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构建了六方信息交流的框架。另外还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上给出了跨市场监管的对策,并对跨市场交易的整个过程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了连续的、动态的监管,构建了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管理于一体的跨市场监管机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