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广大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内坚定文化自信大背景下,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文旅融合成为发展的新风向。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引入乡村旅游获益为中介变量,探讨乡村旅游地中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对策。
本文首先搜集、整理和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和理论基础,构建了“文化自信——乡村旅游获益——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念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确定问卷量表。然后选取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案例地,对三江县参与乡村旅游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
实证分析发现:(1)描述性统计上——乡村旅游地居民以中老年的本地侗族女性为主,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行业分布平均;感知均值上,民族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实践;居民的文化自信在年龄、籍贯、受教育程度和参与旅游业的类型等人口特征上存在不同的差异。(2)模型验证上——文化自信三个维度对民族文化传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即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实践;文化自信三个维度对乡村旅游获益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乡村旅游获益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正向影响;居民的乡村旅游获益在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传承之间起中介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希望促进乡村旅游地的民族文化传承:唤醒民族文化自觉,提升民族文化底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发挥文化主观能动性;推动文化自信实践,文化传承与时俱进;保障乡村旅游获益,实施社区参与策略。
本文首先搜集、整理和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和理论基础,构建了“文化自信——乡村旅游获益——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念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确定问卷量表。然后选取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案例地,对三江县参与乡村旅游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
实证分析发现:(1)描述性统计上——乡村旅游地居民以中老年的本地侗族女性为主,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行业分布平均;感知均值上,民族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实践;居民的文化自信在年龄、籍贯、受教育程度和参与旅游业的类型等人口特征上存在不同的差异。(2)模型验证上——文化自信三个维度对民族文化传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即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实践;文化自信三个维度对乡村旅游获益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乡村旅游获益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正向影响;居民的乡村旅游获益在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传承之间起中介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希望促进乡村旅游地的民族文化传承:唤醒民族文化自觉,提升民族文化底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发挥文化主观能动性;推动文化自信实践,文化传承与时俱进;保障乡村旅游获益,实施社区参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