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系动词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也是汉语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率,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关系动词,本文在全面总结汉语关系动词特点的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考察了留学生在学习关系动词时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纳了偏误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梳理了有关关系动词称说、范围的各家观点,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关系动词具有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的语义特征,以及不能与时体助词共用,不能重叠,不能带动量补语,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等句法功能。其次,对关系动词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确立本文研究的起点和重点。最后,通过参考张宝林关系动词鉴定标准,并结合词汇使用频率、HSK大纲收录情况,确定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24个关系动词。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系动词语例进行穷尽收集与整理,根据HSK词汇大纲等级将所研究的关系动词分为甲、乙、丙、丁四级,逐一分析每一级关系动词的偏误语例,按照误代、误加、遗漏、错序进行分类描写,并结合数据统计法总结每个关系动词的偏误倾向。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首先从总体上归纳关系动词的偏误情况:误加约占偏误总数一半,偏误最多;甲、乙级相对于丙、丁级词汇偏误更多;亚洲留学生学习关系动词偏误较多;初级学者偏误较多。其次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三个角度分析了关系动词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三章,提出对外汉语关系动词教学的针对性建议。首先提出在教学原则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率;正确认识母语的迁移作用;语境教学,注重“精讲多练”;其次,针对偏误率比较高的误代、误加、遗漏三种类型,分别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减少留学生关系动词的偏误用法。第五部分为结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对论文中各章节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全面总结。其次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