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创新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员工个体和团队的创新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学术界多认为有效的互动、积极的氛围、积极领导力等支持性、稳定性的因素是激发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然而,为了灵活快速地适应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组织不得不采取裁员、重组、派遣、临时工等变革措施,就业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工作不安全感所替代,成为常见的职场心理问题之一。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学术界关于工作不安全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学者采用压力或社会交换视角,将工作不安全感理解为一种阻碍性压力源或雇员和雇主之间交换关系的不平衡,认为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具有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学者从工作保留动机或主动应对视角出发,认为工作不安全感是一种正当的刺激,会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达到保留工作的目的,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正U型/倒U型的关系,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反而有利于创造力的提升。学术界研究结论的差异给管理界带来了困境,究竟在组织中应该完全消除工作不安全感还是引入一定的竞争因素呢?以往的理论对揭示工作不安全感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随着团队工作模式在企业中日益重要,工作不安全感的群体属性,即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正成为理解团队有效性过程的新兴视角。而目前关于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测量、团队层面影响机制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究竟会产生抑制还是促进的作用?”“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中国情境下如何测量?”“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是否与个体层面的工作不安全感一样,会对团队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间影响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通过引入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以及ERG理论和参照物转移共识模型,通过三项子研究尝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为组织工作不安全感管理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指导借鉴。(1)中国情景下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包括五个维度。根据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分类(数量和质量不安全感)以及ERG理论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提出中国情景下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包括工作丧失不安全感氛围、薪酬不安全感氛围、人际关系不安全感氛围、职业发展不安全感氛围、工作特征不安全感氛围等五个维度;然后,依据成熟的量表开发流程和参照物转移模型,开发了包括20个题项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测量量表,其中工作丧失不安全感氛围包括6个题项,薪酬不安全感氛围包括3个题项,人际关系不安全感氛围包括3个题项,职业发展不安全感氛围包括4个题项,工作特征不安全感氛围包括4个题项。(2)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根据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构建了以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为中介变量、促进型焦点和防御型焦点为调节变量的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权变影响理论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个体会由于认知评估过程和自我调节系统的不同而对工作不安全感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12家高新技术企业60个团队414份领导和员工的配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本研究通过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丰富了工作不安全感、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3)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拓展至群体层面,探究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作用效果,构建了以团队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为中介变量,团队共享调节焦点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发现工作不安全感氛围与个体层面的工作不安全感一致,对团队创新行为也具有权变作用效应,并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探究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影响团队创新行为的集体机制,有助于组织和管理者通过影响团队认知评估过程和动机来提高团队生产的创造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理论创新: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权变作用模型。本研究引入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将工作不安全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效应纳入同一个框架中,从而更全面地阐释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产生的权变效应,扩展了现有的关于工作不安全感和创新行为联系的研究。(2)内容创新:构建了体现中国人际关系特色的团队层面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维度结构。本研究借鉴ERG理论对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维度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不仅能够避免各维度含义之间的交叉重合,还包含了体现中国职场特色的人际关系维度,大大提升工作不安全感氛围量表对中国企业的适用力和解释力。(3)视角创新: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框架拓展至团队层面,探讨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团队层面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框架延伸至团队层面,揭示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权变影响团队创新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丰富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团队层面的相关研究,也拓展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