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记忆的山西柳林明清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承载了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也蕴涵着居民的生活记忆和精神寄托,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不仅是传承城市文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而在当今均质化、趋同化的发展语境下,历史街区地域文化和群体记忆遭受严重破坏,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原有历史环境被破坏造成城市地域文化的缺失,另一方面在于新建环境的异化混淆了人们对真实历史和记忆的认知[1]。本文针对当下历史街区群体认同丧失的危机以及保护更新中对其关注不足的普遍问题,以场所记忆为出发点,将研究聚焦于历史街区中承载群体记忆和情感依赖的要素,借鉴“场所理论”、“集体记忆”和“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的“记忆”和空间维度的“场所”两个方面,对山西柳林明清街历史街区展开研究,进而探索基于场所记忆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中维系群体记忆、保障居民认同提供方法借鉴。本文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场所记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过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视角解读场所记忆的概念、特征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梳理出场所行为、空间场景和文化符号这三类场所记忆的载体,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场所记忆保护案例,为后文辨识柳林明清街场所记忆的和提出保护更新策略提供参考。第二部分展开对柳林明清街场所记忆的研究。其中,第三章立足历史维度对柳林明清街的场所记忆进行解析,梳理柳林明清街的演化脉络和记忆图景;第四章立足现实维度,从行为、场景和符号三个方面梳理柳林明清街中当下存在的记忆载体。第三部分基于前文对明清街场所记忆的研究提出保护更新策略。对场所行为型的记忆载体,从保障居民回迁、延续日常生活和传承仪式活动三个角度进行活态延续;对空间场景型的记忆载体,从强化街巷记忆线索、重塑院落生活场景两方面进行意象关联;对文化符号型的记忆载体,从街区肌理、院落形式和建筑符号三种不同尺度进行类推再现。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中维系群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舞蹈道具是舞蹈表演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本篇论文笔者结合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区分道具在舞蹈中的意义表达,区别同类道具在不同题材舞蹈作品里的个性化表达。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令人深刻的情节内容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如何更好的利用舞蹈道具来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述说复杂的感情变化、演绎新颖的独特风格是编导与演员都需要攻克的难题。在本文中,通过观察道具发挥的不同运用,探索它背后隐藏的象征意味,结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船舶的概念也渐渐出现在航运界的视野中。未来航运业的主角必然由智能船舶代替,为适应航运业的这种变化,航运人才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也必然随之改变。本文对基于智能船舶条件下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规划。
目的 构建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基因敲除的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SU-DHL-4/SGK1-Ko细胞株,分析SGK1基因敲除对SU-DHL-4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SU-DHL-4细胞株,作为SGK1-Ko组,另外设置阴性对照组(sgRNA-NC组),经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敲除株,经测序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综合发展的源泉,民间艺术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的生活风貌造就了民间艺术的茁壮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综合实力都在不断提升,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民间艺术也成为了各个领域中挖掘创新的载体。在当代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符号也逐渐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探究山东地域传统民间艺术符号与当代艺术,尤其绘画艺术与其之间的转换方式以及表现形式是
<正>建设安全可靠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让科技赋能档案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范围内,县乡镇档案工作呈现出数据量大且增长迅速的特征。一方面,随着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基层档案馆加快档案开放、扩大档案利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另一方面,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乡镇档案工作办法》等政策指导文件,对县乡镇一级档案高效共享与运维,保障档案安全性等工作提
期刊
为探讨学校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自编学校环境问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SDQ)对湖南省4~8年级83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环境、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与亲社会行为两两显著正相关,学校环境能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2)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在学校环境对亲社会行为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存在三条中介
学位
<正>在英国考察期间,笔者发现,他们的中小学没有使用统一的教科书,各学校所使用的教科书基本上是学校自己编写的,不少学校甚至连教科书都没有,使用的是校长把关下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这是因为英国政府没有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教科书,而只是提供课程标准,英国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
期刊
<正>对初入园的幼儿来说,第一次与家人分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感到恐惧,情感上感到失落,会出现哭闹不止、拒绝与亲人分离、情绪紧张、独自枯坐、态度冷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情绪反应。这对幼儿的成长十分不利。这在生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长、教师、家园共育三方面,就培养幼儿初入园适应能力进行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