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找改善其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为切实关注和解决最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其有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延伸和践行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战略做有益的尝试。方法:本研究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被抽取的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68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80份。用Excel2007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253名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可能存在轻度及以上的心理症状痛苦水平,占有效样本的23.43%。阳性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因子是强迫、其他、抑郁,检出率分别是17.41%、11.30%、10.83%。根据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汇总结果,并与有关文献数据比较研究发现:石家庄市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总分120.10±34.72,总分阳性检出率11.00%)优于全国成人常模(129.96±38.76),优于部分省的成年农村居民(总分阳性检出率27.20%),优于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只比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总分116.67±29.77)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差。(2)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健康生活方式、工作情况、社会支持度,对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发现:老年人口(111.34±28.34)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老年人口(123.36±36.29),非完整家庭研究对象(112.48±25.46)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完整家庭(120.84±35.41),不患慢性病的研究对象(113.77±28.05)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患慢性病的(132.87±42.54),偶尔或坚持锻炼的研究对象(114.65±29.44)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顾不上锻炼的(125.91±38.77),社会支持度高的研究对象(115.35±28.34)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社会支持度低的(127.74±41.96)。(3)影响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健康、饮酒、体育锻炼、领导器重、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婚姻情况、家庭类型、学医经历、从业资质、收入水平、日诊人数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石家庄市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不但优于全国成人常模,优于部分省的农村居民,优于有些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仅比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略差,属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一个群体。(2)影响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饮酒等不良嗜好、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感受到领导器重和社会支持等。(3)建议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干预,在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中大力倡导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工作中多给予其正面、积极的评价,进一步改进其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