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调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学发展史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隋唐至两宋时期,它是一种可歌可奏的音乐形式,由于歌法的失传、乐谱的缺失,在以后的演变中逐渐忽略其音乐部分,而成为一种纯文学体裁的“词”。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在词调歌曲创作方面“独树一帜”的文人音乐家。他亲自创作或参与创作的17首词调歌曲,收录于他撰写的《白石道人歌曲》一书中,并附有用宋代俗字谱记写的乐谱,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音乐文献史料。学界对于姜谱的研究历来已久,本文旨在将近代以来学界关于姜白石17首词调歌曲的研究,主要包括《歌曲》版本、谱字符号、译谱成果、宫调等属于音乐范畴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把握,分为三个时期,总结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特色及研究方法,并对其做出简要评析。为姜谱研究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为早日揭开800年前宋代词调音乐的神秘面纱做出绵薄之力。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对建国前有关成果的整理,包括清代之前的相关史料记载;总结出清代的研究重点是对《白石道人歌曲》版本的校勘及旁谱谱字辨识,清·戴长庚是首位将17首词调歌曲翻译为工尺谱的人,但是其译谱没有对附加符号进行解译。民国时期,唐兰、夏承焘继续对17首词调歌曲的进行译谱研究,并对附加符号进行解释,翻译出部分作品。第二章主要对建国初期30年的成果进行梳理。如杨荫浏运用多重证据法,结合民间音乐,在《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中首次将17首词调歌曲全部解译为可被世人直接演唱的五线谱,对后世影响深远。丘琼荪著《白石道人歌曲通考》一书中对《白石道人歌曲》的不同版本进行考证,对三刻本谱字进行校勘。同时,相对于大陆学术研究的淡漠,海外学者参与积极参与,但是译谱成果未有突破。第三章主要是对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姜词研究不限于文学、译谱、谱字等研究,而是更加全面、广泛。而本文认为对于姜白石17首词调歌曲的所有研究,必须要建立在译谱是否准确的前提下方得到有效结论。学界在译谱研究思路上逐渐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延续前辈学者思路继续探究,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寻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