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用来规范和引导我国生物资产领域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会计工作。生物资产准则从生物资产的特征角度进行了规范,做出了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分类。另外,生物资产准则解决了长期以来林业会计领域核算不规范的难题,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收获和处置的会计问题进行了规范。本文结合国际国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我国林木生物资产会计计量属性的具体应用以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及适用性。结合生物资产的特性论述了公允价值的获取技术,剖析了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同时考虑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现状,指出在我国正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最终得出结论。现将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对国内外有关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对与主题相关理论体系进行陈述,主要介绍了生物资产的概念、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义和区别、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的基本特点,最后对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进行简述。生物资产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是生物资产的特性,生物资产的价值以及产生利益的方式会随着其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断变化;这一特征是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也具有和其他资产不同的特点。因此,正确确定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非常重要。
具体而言,我国林种繁多且分布不平衡,大体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五类。本文根据性质把相关森林资源对应于会计核算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种类型。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一次耗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重复使用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公益性质是区分生物资产分类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生物资产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因此林木生物资产的正确分类是正确计量的前提。
本文第二部分对我国林木生物资产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分初始计量阶段和后续计量阶段进行研究。
在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阶段,要根据生物资产的获取途径分别确定初始计量成本。资产资本化时点的确定问题,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是郁闭度的确定问题、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而言是确定成熟与未成熟点的问题。在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阶段,应注意折旧的计提、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属性中最早出现的,历史成本的优点在于其可靠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但是历史成本只能反映生物资产某一阶段经营结果的价值变化,生物资产自身生长带来的变化却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较差。
本文第三部分对我国林木生物资产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研究。
生物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转化而引起的生物资产价值的变化,并且能更好地计量企业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使生物资产在体现未来经济利益时更相关、更可比。本文对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方法主要有市价法、传统的现值法、期望现金流量法等。就生物资产而言,现行市价法是比照与计量对象相同或相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公开市场上检验的实际交易价格,因此最为直接和最具说服力。现行市价的确定方法又主要包括直接确定法和调整确定法。现值法是对资产未来现金流入量以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从而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折现率可以参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进行修正后确定。
本文第四部分对我国林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及结论。
我国生物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相结合的模式,且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相结合的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生物资产会计的实际情况,但是采用公允价值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未来的方向。尽管在公允价值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从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规范资产评估的相关流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审计制度、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我们就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