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ionconstipation,OOC)患者,通过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肛门直肠压力、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的变化特点,达到探讨二者相关性目的,并进一步探寻该疗法治疗OOC作用机理。
方法:将84例OOC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2例采用背俞指针疗法施以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采用克里夫兰量表(CSS)、PAC-QoL量表对患者便秘严重程度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变化;分析40例正常人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特点,并与治疗组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任督二脉均温比较;探讨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与肛门直肠压力的相关性。
结果:1治疗组改善肛门直肠压力的作用优于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西药组治疗后相比,肛门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肛直肠初始感觉阈值、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直肠最大容量感觉阈值比较下降显著(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下降明显(P<0.05)。2治疗组不同证型患者任督二脉皮温变化不同:(1)胃肠积热证:任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而督脉主要穴位皮温略微升高。(2)气机郁滞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有差异(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3)脾胃气虚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第14天变化不明显(P>0.05),但经治疗后任督二脉经络轨迹明显。(4)肾阳虚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升高有差异(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5)阴虚肠燥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1)。3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与肛门直肠压力关系:背俞指针疗法疗法对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的改变有一定规:在穴位皮温较高(如:阴虚肠燥证、胃肠积热证)时,可使之降低;在穴位皮温较低(如:肾阳虚证)时,可使之升高;对一部分患者(如:脾胃气虚证)穴位皮温影响不大,但可使任督二脉的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清晰;并发现一部分没有显示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的患者,经治疗可激发出沿该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分析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改变与肛门直肠压力的相关性,我们发现:任督二脉经气趋向正常的变化有助于肛门直肠压力的矛盾状态的改善。4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主要生活质量的作用均优于(P<0.01)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达85.71%,而西药组总有效率达60.00%。
结论:1背俞指针疗法对OOC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的矛盾运动状态、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均较西药组疗效明显。2背俞指针疗法可双向调节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在热邪或虚火情况下,可通过泻火或降火的作用,使穴位皮温降低;在阳虚、寒凝经脉的情况下,可通过温阳散寒,而激发经络经气,使穴位皮温升高;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不明显者,经治疗后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清晰;亦可使没有显示任督经脉红外辐射轨迹的激发出沿该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3通过背俞指针疗法激发膀胱经经气,进而影响任督二脉经气交会,达到调节肺与大肠表里之枢、肝肺升降之枢及脾胃升降之枢的作用,从而起到“穴位-经络-脏腑功能改善”的治疗效应。4研究提示:任督二脉经气趋向正常的变化有助于肛门直肠压力矛盾运动的改善。5从肝与肠的胚胎起源、解剖学、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的肝与大肠关系、经络经气与脏腑的关系论证,我们认为肝经与任督二脉的交会失常、肝气疏泄异常是引发OOC的病机,初步提出从肝论治OOC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