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死亡率高、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异质性和缺少早期干预,当诊断出时已经发生转移。同时,临床上使用的主流化学治疗药物由于缺乏靶向性,在发挥药效的同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本研究以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抗菌肽Cathelicidin-BF为模板,利用其特殊的构象,进行改造和修饰,保留其抗肿瘤活性同时降低其细胞毒作用,获得一个15个氨基酸的衍生多肽LZ1。 体外实验中,本研究发现LZ1可以显著抑制诸多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其中对PANC-1细胞24h的IC50为17μM,但对正常细胞系的毒性较弱,表明其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此外,LZ1还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随后,本研究应用一系列机制实验研究LZ1抗肿瘤的作用机制。MDC染色表明LZ1可以提高自噬泡的数量,此外western blotting,电镜以及免疫荧光的结果也提示LZ1可以提高自噬水平,及对细胞周期没有影响。LZ1并不能抑制和干扰PANC-1的复制和分裂,而能诱导其死亡。同时这种死亡不是凋亡坏死,而是自噬性死亡。接着,本研究证明LZ1诱导的细胞自噬是完全自噬途径。 为了找到LZ1可能发挥选择性的作用靶点,本研究应用pull-down技术发现了LZ1可能和一个分子量55kDa的剪切形式的C-terminal truncated NCL(TNCL)相互作用,又进行了蛋白互作实验和基因敲降技术来验证这种结合的可靠性,推测LZ1的选择性是由NCL介导的。这是个全新而且具有选择性的靶标。最后,本研究还考察了LZ1的体内药效,并且同一线药物吉西他滨进行了比较。在原位移植瘤胰腺癌裸鼠模型上,LZ1剂量依赖性的减少了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延长了裸鼠的生存率。相近药效情况下,LZ1体内毒性远小于吉西他滨。同时,还对LZ1的血浆稳定性和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考察。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LZ1是药效显著,机制明确,靶点新颖,安全可控的治疗胰腺癌的候选分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