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半月刊是1932年9月16日创办于上海的大众文学期刊,该刊先后由林语堂、陶亢德、郁达夫、邵洵美、林达祖、李青崖、明耀武等七人担任主编。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该刊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1946年复刊,直到1949年5月16日解放前夕停刊,共10年左右的时间,出版发行177期。作为通俗的文学期刊,消遣娱乐成为其主要追求的文学理想,并准确地把都市里的市民阶层定位其潜在的读者。该刊稿源丰富,内容多样,作者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当中有成名的作家,也有文学新人。在编辑策略方面独具匠心,发行、印制、销售诸环节一体相连;刊物成本低廉,价格便宜,销售量大,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一份文学刊物。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背离了文学发展的时代主题,“幽默小品文”这个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闲文学,没有成为新文学发展的主流,反而被当作新文学视野中极力排除的障碍。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现代市民意识的觉醒和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幽默小品文”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成为现代市民阶级的阅读重点。《论语》半月刊恰在此时创刊,完全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该刊承载了幽默小品文发展的所有轨迹,以宣扬幽默文化为特色,以不谈革命、自由独立为办刊宗旨,在脱离时代主流的境遇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上不可多得的奇葩。该刊的编创主体用丰硕的实绩践行着为小品文正名和促使雅俗文学合流的历史使命,促进了这一“不登大雅之堂”文学期刊的成熟,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化进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典型代表之一,探讨该刊的发展历程、本体色彩、现代传播媒体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等,同时通过考察该刊的内外特征,重新审视“幽默小品文”的形成、发展这一历史命题,思考小品文文体与现代自由的知识分子的言说空间建构的关系,在回归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从现时性角度揭露其错综复杂的历史本相,凸显其个性色彩,探讨其现代性的诉求;通过对该刊在文学史、编辑学史、和史料上贡献的分析,给予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科学界定都具有学术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语》半月刊的发展历程。本章以真实的历史资料对该刊创办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学状况、刊物的源起、刊名的确定、办刊宗旨、刊物的分期和主编及其编辑理念准确定位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梳理,确定该刊发展的脉络。第二部分,《论语》半月刊的本体色彩。在本部分引入朱寿桐先生的“本体色彩”的概念,分别从创作本体、批评本体、学术本体等三个方面对《论语》半月刊中的作品以及考据类的学术研究文本进行梳理总结,藉此给予《论语》半月刊作出科学的定位。第三部分,《论语》半月刊生产与传播机制。作为以市民阶层为主要阅读群体的文学期刊,该刊以鲜明而独特的生产和传播机制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对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部分从该刊的独具特色的栏目设置、灵活多样的发行模式和与读者、作者的关系来分析。第四部分,《论语》半月刊的个性特色。通过对该刊的整体考察,梳理出该刊的文化特性和与众不同的办刊特性。第五部分,《论语》半月刊的历史地位。本章分析了该刊在中国文学史、编辑学、史料学上的价值和意义结语,对《论语》半月刊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