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主体性的建构与解构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后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通常以城市为背景,用简单的小说形式来探讨发人深省的主题。《玻璃城》是奥斯特最著名的小说《纽约三部曲》的第一部。本论文聚焦《玻璃城》中的主体性,借鉴德里达和拉康关于主体性的理论对该小说进行解构性分析。本文旨在探究小说主人公如何试图构建其完整的现代主体以及其主体性如何在与城市活动中被解构。自现代以来,西方哲学将人类主体视为可后天构建的而并非先天的自主的理性主体。然而对于后现代思想家来说,人类主体性是过去时代错误的认知。在以德里达和拉康为代表的后现代理论中,主体性与语言被连结在一起。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始终有一个终极的超验所指。从而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能指与所指的紧密联系,因此,完整的主体性的意义也由此产生。而德里达则强调意义的产生并非来自中心,即超验所指,而是来源于差异,能指与所指链断裂,从而解构主体性。作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代表,《玻璃城》中的主人公坚信通过能指和所指的统一结合可建构完整的人类主体性。在城市活动中,他们追寻一种由中心的存在所带来的固定的意义关系。但这种追寻以失败告终,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被解构。本论文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国内外对奥斯特作品研究的概况以及主体性的概念和德里达关于主体性解构的理论。接下来第一章详细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所展现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奎恩通过找寻权威的“父亲”、自身的“创造者”以及“家”来确定自己所坚信的“中心”。而斯迪尔曼对于“中心”的追寻则是通过将上帝以及圣经作为自己研究语言和作出预言的根基。第二章讨论主人公试图建构完整主体性的过程。第一节分析了奎恩试图通过找寻心中所确信的自己唯一稳固的身份,即超验所指,来建构其完整的主体。第二节分析了斯迪尔曼和奎恩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将文字与外部世界一一对应,以达到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从而建构完整的现代主体。第三节论述了奎恩作为侦探调查案件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试图找寻唯一的超验意义来构建主体。第三章探究主人公建构失败的过程,其主体性被解构。奎恩并没有找到并确定自己稳固的所指身份,其主体性通过其身份在能指链上不断滑动的过程中被解构。第二节分析了在城市活动中,无论是奎恩还是斯迪尔曼都陷入了语言困境,能指与所指断裂,主体性被解构。第三节主要讨论奎恩无法找到唯一的超验意义与其所生活的后现代城市和所调查的案件相对应。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梳理和总结以及本研究所得的结论。
其他文献
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酒精检测中,提出了一种检测酒精含量的方法,通过待检测样品与试剂反应形成的圆斑面积,计算得到样品中的酒精含量值。并使用VC++编程实现了该算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行之有效。
以"计白当黑、无中生有"为着力体现的"留白"表现手法,原本是国画创作活动中的一种智慧和艺术,后被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文学、音乐和书法等多种领域。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在校
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开源、节流、回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一个指导方针。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正在缓解淡水供需矛盾。文章在概述海水淡化
在介绍实验室造波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混合编程进行造波系统控制的思路,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Fortran和Delphi混合编程方法实现波浪水槽中不规则波生成的实验实例,结果表明,利用多语言集成方法实现海洋测量设备的自动控制具有较大优势。
探讨了以麦为料、生水拌麦、生麦制胚、自然网络微生物、低温培菌、高温转化曲的工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麦曲在黄酒酿造中的功能和特色.
农办规[2019]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部机关有关司局、直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
【正】 《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衰亡史。《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生动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阶级斗争,揭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湿地退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湿地生态恢复和重建成为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FSAE(FormulaSAE)赛车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在原始FSAE赛车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原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发现其轻量化优化的可能。利用主三角
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少不了,酿造界调味品新亮点,应该从铁强化酱油着手研究,试验,为此我们专门对铁强化酱油研制,生发进行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