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当前的时代背景都为中国各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从国内来看,人民币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升值,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日益增长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出口受到严峻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提高“走出去”的水平;从国际上来看,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投资迅猛发展并成为体现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适时适度地选择合适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真正起步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取得一定成就,进入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的第三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这预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以往投资经验的增多和国际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各个产业领域做出境外投资尝试,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层次越来越优化。但是,我们在看到成就和希望的同时,也应当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各产业存在的问题:对于制造业来说,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对外投资蕴藏着巨大政治和技术风险,海外投资企业之间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机制;对于资源开发类行业来说,国内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机制不灵活,投资成本过高,资金不足,未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于服务业来说,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国际投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海外投资的资本和技术水平不高,而且当前次贷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也对金融等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严峻挑战。上述问题或在各海外投资产业中普遍存在,或在某个产业中比较突出。我们迫切需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尤其是产业选择理论方面的创新,使理论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其产业投资的水平。基于各产业海外投资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对国际投资产业选择理论创新的要求,笔者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邻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验,仿照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主张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依靠“边际产业”的扩张,而应该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走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投资产业选择之路。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中国实际,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全文共分六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从国外国内两方面论述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理论的发展,并介绍文章的主要思路、写作方法及大体框架。第二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背景分析。首先,论述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背景。其次,介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背景:当前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愈来愈大,中国面临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正在逐渐丧失优势地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第三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述。首先,笔者回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阐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总体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析。本章分析制造业、资源开发业及服务业海外投资的发展概况,论证他们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本章主要选择日本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论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分析日本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产业选择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方向及政策建议。本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即要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全方位、多层次格局,并结合此目标及中国实际,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