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长期田野调查,挖掘地方性的、情境性的宗教社会事实,呈现当代新疆佛教发展内在逻辑,对话于寺院再造相关结论,尝试有所突破。也为宗教管理实践创新提供依据。具体而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勾描新疆佛教寺院再造过程,展现多元宗教文化背景下的新疆佛教发展内在逻辑和策略。 本研究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主位和客位交叉等方法。笔者在大佛寺跟踪调研前期的身份是隐秘的,只是作为一个佛教信徒的身份,采取的是完全参与式观察法。随着笔者在大佛寺身份的更替,获得寺院住持及诸位居士的认可,笔者开始坦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这时笔者的资料收集方法是一般参与式观察法。在实地调研中经历了三重身份的更替过程,为采用主位和客位交叉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借助客位分析,笔者得以展示政府、新疆多元宗教文化环境对于寺院再造的形塑过程,借此勾勒边疆政教关系、宗教文化生态景观。基于主位分析,得以了解寺院作为宗教场所对于外在压力的反应,笔者得以勾画寺院再造的策略。借助客位和主位交叉分析,笔者得以呈现寺院再造的整体性社会事实。 大佛寺寺院再造内在逻辑或策略:当地政府有意打造佛教旅游文化胜地,策划大佛寺寺院搬迁,寺院建筑面积扩大,进行了大规模的佛教建筑及各种高规格的造像,这激活了寺院的发展理念:像法策略。像法策略是寺院在重建过程中主体性的呈现,正是像法策略赋予寺院重建的宗教内驱力。宏大的寺院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政府经济补助有如杯水车薪,需要寺院自谋出路。居士企业家相信修建寺院的功德很大,慷慨出资造寺。这促使寺院主动团结广大居士,希望能够获得更为稳妥的经济支持,大佛寺寺内居士林得以创立。寺内居士林组织性缺乏的背后则是宗教资本的欠缺,于是提出了寺院僧团的建设问题。以上诸要素则通过寺院活动中得以集中展演。 导论包括研究缘起、相关文献述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重建与再造:权力在场与信仰主体性。介绍寺院简史、搬迁的几种解释和寺院再造主体。论述以政府为主体的寺院重建到以寺院僧团和居士为主体的再造过程的转换。第二章:像法:超越世俗化的弘法策略。研究发现,当地政府发展宗教旅游文化的战略激活了佛教像法弘法策略,这是寺院再造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第三章:布施:寺院的经济依托。像法弘法策略给寺院提出了经济上巨大需求,文章考察了寺院经济特征。研究发现,居士企业家是像法时代弘法策略实施的主要经济依托对象。第四章:聚与散:寺内居士林。为加固寺院经济来源,寺院决定成立寺内居士林,加强对寺院居士的凝聚。寺内居士林对于寺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了寺院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但也面临诸多困境。第五章:子孙寺庙:僧团。无论是凝聚居士还是寺院经济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寺院僧团队伍的质量,寺院延续了子孙寺庙传统,同时,这也成为寺院僧团发展的困境。第六章:展演:佛事活动。寺院造像、经济布施、居士参与与凝聚,以及影响这些方面的重要因素僧团素质,这些要素的状态在寺院佛事活动中得以集中展演。 总之,本文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立足于地方性的、情境性的宗教社会事实,以玛纳斯大佛寺的再造过程研究为切入点,从主位和客为的双重视角,分析当代汉传佛教寺院再造所面临的双重逻辑,即政府的寺院搭台经济唱戏和寺院像法弘法,以及在此双重逻辑的张力下寺院经济、居士林和僧团发展的策略。该研究借助地方性的知识拓展了宗教与社会关系理论视野,对于促进边疆佛教发展、佛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互适应和边疆宗教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反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