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的困惑:海明威非洲狩猎主题作品的生态批评解读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起,人类社会经历了工业的迅速增长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理论主要致力于研究文学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反思当代生态危机的文学和文化根源。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与生态学,尤其是生态伦理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以海明威非洲狩猎之旅为丰题的几部小说当中,自然扮演了双重的角色:一方面,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类开发掠夺的资源。海明威一生热衷于捕鱼,打猎等户外运动。他的两次非洲之旅给世人留下了几部关于狩猎的经典著作。尽管已有的研究围绕不同的角度对海明威的非洲狩猎作品进行了解读,但是目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深入探讨海明威非洲题材作品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其次,对于海明威作品的生态解读,还需要从理论应用的角度进行批判性地评价,同时要考虑那些影响海明威生态观的可能因素和能够反映他矛盾生态观的文本。   本文以海明威的四部以非洲狩猎为主题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一个非洲故事》和《非洲的青山》为对象,通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海明威对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态度揭示他的生态意识。   本文通过分析表明海明威的生态观是矛盾的。对于工业文明的厌恶使他渴望回归大自然;但是热衷于猎杀的海明威似乎又无情而残忍。用生态批评家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认为人优于其他物种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这种矛盾的生态观其本质上反映出人类的“虚伪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实用主义。   人类尽管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但需要人类在自身直接利益和生态利益之间做出取舍的时候,单纯强调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理论显得力不从心。此时,生态整体主义调和了极端的生态伦理,为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哲学和伦理学指导。
其他文献
1950年代是韩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时代。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给整个韩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学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在1950年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全面变革
多丽丝·莱辛是伟大的英国女作家。《金色笔记》是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寻求自由的现代女性,清楚地表明了她的女性主义观
暴乱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它至少与城市生活同样久远。历史上,暴乱曾经决定了很多古代国家的命运,一系列暴乱也曾是将北美引导到独立战争之路上的重要因素。在20和21世纪的
卡萝·丘吉尔是当代戏剧界最杰出的英国女性剧作家。她的剧作大多富有女性主义色彩。作为丘吉尔的代表作之一,《顶尖的女子》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不
《赫索格》作为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讲述了大学教授赫索格婚姻失败后陷入内心困境,只能通过写信逃避痛苦,最终走出困境并恢复内心平静的故事。本文主要运用费伦的叙事伦理取
漳村煤矿是潞安集团下属的一座以采矿、洗选为主的大型矿井,全国首批现代化矿井、国家环保先进企业、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科技进步十佳矿井、科技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在中国了解世界的同时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桂冠诗人丽塔·达芙(1952-)1987年出版的诗集《托马斯与比尤拉》以达芙外祖父母的生活为原型,通过动情的诗歌形式将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完美地编织在一起
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被视为文学经典和精英文化。一百多年来,莎士比亚戏剧不断被改编成电影,以这种典型的大众文化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已经成为莎
目前,许多知名外国车企都开设了全球网站,通过网站话语建构其企业身份、向公众宣传品牌形象,并且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然而,对于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车企而言,由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