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直觉主义研究——兼论中西直觉思维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格森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对自古希腊就在讨论的直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的直觉主义与胡塞尔现象学、存在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直觉并不是柏格森的独创。直觉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因此,本研究首先从西方哲学史上直觉问题嬗变这个面出发,将西方哲学史上直觉发展的三个时期,古代神秘时期、近代理性时期和现代非理性时期的直觉作了梳理。而柏格森的哲学就是属于典型的非理性时期的直觉。对西方哲学史上的直觉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后,然后具体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这个点上,展开对他非理性直觉的讨论。柏格森是西方20世纪第一个倡导非理性主义认识方法的西方哲学家。为什么会有一个从近代理性向现代非理性的转变?这个问题就是柏格森非理性主义直觉产生的背景,本文也予以了探讨,然后才具体对柏格森直觉主义体系的阐述。在这一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展开:第一、由于柏格森不是直接提出直觉主义认识方法的,他的直觉主义是建立在他的本体论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得首先介绍他的本体论,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了解直觉的性质和特点。第二、柏格森在建立形而上学直觉主义方法的同时对传统的理智方法进行了批判。第三、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基本内容。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认识和中国道家的直觉思维非常相似,本文也将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它们的比较将对柏格森哲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揭示了中西不同的直觉理论如何决定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由于柏格森哲学的划时代性,它在众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本研究只讨论了它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柏格森哲学对梁漱溟哲学思想虽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它们也有很多不同点,本研究也试图通过这一比较揭示中西文化本质的不同。   
其他文献
自从女科技工作者参与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之后,科学技术领域显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女科技工作者给这个领域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由于女性在认知风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么
语用学研究话语理解依赖语境的问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在最近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关联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理论,它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
“风气”一词,古已有之,大家并不陌生,它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意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后被人们借来指社会上和某个群体中流行的风尚习气。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周书》亦有云:“斯则风行草偃,从化无违。”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了。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爱惜风气,如护元气”,可谓深明其理,一语道出了风气的极端重要性。  如同意识对于存在具有相
期刊
预设,是逻辑发展到近代以后,由弗雷格引入逻辑学的研究领域。由于预设问题涉及到真值条件,指称和意义问题而备受关注,因为这几个方面都是逻辑的基本问题。 自然语言语义的复杂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组(330Mw)6号、7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温度偏低问题,从加热器的结构、受热特性、运行和维护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结果
在近现代中国,梁启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及舆论宣传方面做出卓越成就,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获取极大成功。作为学者的他,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每况愈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