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国观演变特征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日本的中国观转变及其特征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日本对华政策意图,处理中日关系,本文以此为选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中国观进行界定,并总体分析了古代日本、近代日本和现代日本等不同时期的日本的主流中国观。第二部分分析了1858年《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前后日本的中国观演变、原因以及对华政策的转变。中国与日本自古便有往来,两国文化一脉相承,同属于中华文化圈,殖民主义扩张到东亚地区之前,日本长时间的崇拜中国,学习中国思想。1858年《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后,日本的中国观开始发生变化,从中国的仰慕者逐渐演变为中国的侵略者。《安政五国条约》之前,日本的中国观虽然受到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影响产生了些许动摇,但中国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仍然牢固。然而在签订后日本在国门进一步打开的过程中,新的世界观逐渐形成,随着1862年千岁丸上海行、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中国的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日本的中国观随之发生变化,中国从被仰慕学习的对象变为同日本一样的存在最后变为日本鄙视和侵略的对象。第三部分分析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日本的中国观演变以及其原因和影响。尼克松访华促成了日本的中国观在战后再次发生了变化。1972年之前,受冷战格局影响,中日之间官方和民间交流很少,日本的中国观受到意识形态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贫困、落后、独裁成为当时日本的中国观的关键词。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日本受其影响随之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官方与民间交流逐渐增多,除了整体国家印象的改观,日本对普通中国人的形象也经历了一次变迁,中国从日本人眼中“革命的中国”转而变为“改革的中国”。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停滞,日本的中国观也随着两国实力和地位的改变继续改变,中国威胁论随之流行起来。与之相应,日本的对华政策以及两国关系都随之转变。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的中国观演变的特征,日本的中国观受到日本的世界观、日本的自我定位以及日本对中国的期望值的变化的影响。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完善。形势在变化,社会媒体对于政府部门的行为也会加强监督报道,比如说在2012年3月底,广东某大媒体刊
衔接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也是正确理解语篇的基础,是语篇意义连贯流畅、信息突出的主要手段。目前的语篇分析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
本文研究了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对其用量、pH值、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姜汁最佳用量5%,最佳pH为7.0,最佳预处理温度为4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利用知识进行工作的知识型员工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知识型员工自身都掌握一定的
本文以《伯夷叔齐采薇图》为个案,研究了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能,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数量之多、政治意图之明显、实现手法之复杂,为历代画院之最。其特别
以60只浙江兰溪当地杂交猪后腿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析了股二头肌中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和游离氨基酸(Freeaminoacids,FAA)浓度随加工时间而变化
责任是公民素质的基石,是人格素质的核心,而责任教育则是全民教育的重点,随着一系列青少年责任感立项课题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积累,责任教育逐渐走向完善,并成为很多教育家研究的重
近年来,大量“天价薪酬”事件曝光以及国家对国企负责人薪酬政策的调整使得国企高管薪酬的公平性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低迷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经济形势下
以姜和绿茶为主原料,探讨了姜汁与绿茶混合口味及色泽的最佳比例,采用微孔滤膜技术,以及解决瓶装姜茶饮料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如:pH值、杀菌温度、抗氧化剂、精滤工艺等。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因子。多项研究表明,其表达水平的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等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但目前已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