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定位于Holmes翻译学图谱中的“过程导向”描述翻译研究。翻译过程研究关注译者的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条件所限,该领域的研究在20世纪并未取得预期的目标,进展甚微。不管是翻译学本体研究的完整性,还是临近学科,特别是认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都要求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有新的突破。近年来,认知科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提供了更大可能。由此,本论文拟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框架理论为视角,探索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规律,提出翻译认知操作模式,并以中国古诗英译为例,验证翻译认知过程理论模式的有效性。
本研究以三个理论假设为前提:一是框架所表征的知识系统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理解的背景参照。二是框架的文化差异是造成译文读者理解困难的根本原因,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此差异进行认知操作加以解决。三是译者的翻译过程不只是语言形式上的转换,也不仅仅是符号转码的过程,而是在概念层次上的认知操作过程。
以这三个假设为前提,本论文旨在探索以下问题:
第一,译者如何调用信息资源,如何进行认知运作,解决读者由于知识系统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困难?
第二,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选择的认知过程、机制和基本模式是什么?
第三,诗歌翻译,特别是中国古诗英译中译者的认知操作有何体现,这对于文化信息的跨语言传递有何启示?认知翻译过程观如何看待诗歌翻译的基本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论文从已有翻译认知过程理论模式的评析出发,总结了这些理论模式的成果和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即以框架理论为视角探索译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操作问题。论文在回顾框架理论在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翻译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框架的概念、构成和基本属性进行了界定,然后提出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随后以该框架操作模式为指导,分析中国古诗英译中译者的框架操作方式和视觉化的框架操作路径,并以一首诗的多个译本为样本,论述了译者选择对框架操作的实现,最后在翻译框架操作理论模式下对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认知阐释。
围绕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大致由四个部分内容组成,共分为十章。
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背景介绍和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为认知视角的翻译过程理论模式回顾,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意义阐释模式、信息加工模式、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模式、知识论模式、关联认知模式和认知努力模式进行了评述,总结了这些理论模式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发现和不足之处,提出有必要从认知语言学有关意义的百科知识观出发,探究知识系统在文本理解和翻译转换中的作用。第三章为框架理论与框架视角翻译研究综述。对语言学以外的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语言学领域和翻译研究领域的框架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特别对Fillmore框架语义思想演化过程以及认知语义、认知语法、话语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词典编撰等领域的框架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这些研究为框架视角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从框架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探索。这些探索说明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优势,但是没有着力对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进行详细描绘和分析,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将框架视角的翻译研究落脚于对译者处理知识系统差异的认知操作的分析上来,由此奠定本研究的基本理论目标和研究取向。
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提出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第四章在对框架与相关术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给出了框架的工作定义,然后对框架的构成和属性做了论述,为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章提出翻译中的框架操作理论模式。首先概括性描述了框架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认知过程,其核心为框架操作。接下来分析了译者框架操作的原因和动机。在此基础上,将译者的框架操作分为两种情况,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和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前者指两种文化间存在框架对应的情况,后者指框架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包括四种类型:一是框架内部操作,包括框架成分更换、框架成分增添与删减、框架关系改换;二是框架层次调整,即在两种文化间存在对应的框架层次上进行翻译转换,解决框架对应空缺问题;三是框架视角改换,即对观察者视点、焦点、前景/背景的调整;四是框架移植,即将负载原文文化信息的框架直接移植到目标语言文化中。
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第六章以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为理论指导,论述中国古诗英译中理想化和非理想化框架操作的具体方式。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是解决中国古诗英译难点的主要认知操作方式,也是创造性翻译的主要体现,是本章论述的重点。主要从框架成分更换、成分增删、层次调整、关系改换、视角更换、框架移植六个方面论述,通过分析论证说明框架操作是译者处理文化信息差异造成读者理解困难的认知策略。第七章论述翻译中框架操作的认知路径,即视觉化。在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觉化激活框架及其成分,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框架对应的场景及其元素的心理画面,再对这些元素进行框架操作。视觉化框架操作包括场景再现、场景重构、视角转换、转喻隐喻操作等。第八章为个案研究,对《天净沙·秋思》的八个英译本中译者的翻译选择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首先论述译者选择是对框架操作的实现,然后将八个译文分为三组,即散文译本、诗体译本和模仿原文诗体译本,分别论述这三组译本的译者在框架成分更改与增删、框架关系改换、框架视角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框架操作。这些分析说明,文本类型的选择制约译者的翻译选择和框架操作模式,而译者的翻译选择所体现的框架操作方式对译文效果和读者的解读空间都有影响。
第四部分为总结论述。第九章讨论诗歌翻译的基本问题,从框架操作模式出发,对诗歌的可译性、文化差异与中国古诗英译和诗歌翻译的对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和界定。第十章为结论,回顾全文内容,总结本论文基本结论、主要贡献、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认为,译者的翻译过程是进行认知操作的过程,知识系统差异和缺失是造成译文读者困难的根本原因,框架作为知识系统的概念表征,是意义理解的背景参照。译者通过激活框架来获取和调用认知资源,并通过框架操作来解决读者因知识系统差异和缺失造成的理解困难,视觉化是框架操作的认知路径。框架操作体现于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策略中,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为诗歌翻译基本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