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短中长期动量与反转效应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上不断发现的无法用经典金融学理论解释的异象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行为金融学正是在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悄然兴起的。股票的反转和动量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一大成果,动量效应是指以前强势的股票的未来收益率高于以前弱势的股票;反转效应是指以前强势的股票的未来收益率低于弱势的股票。虽然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文献研究这一现象,但对于我国股市,以前的研究还显得不够充分,故本文决定再次深入探讨这一重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异象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着重从实证和理论角度介绍了动量和反转效应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其次,运用实证方法,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检验了我国股市是否存在动量与反转现象;最后,从理论角度解释了我国动量与反转收益的来源,并针对A股市场动量和反转现象的特征做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结果发现,第一,我国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动量和反转现象。在短期(1-2周)发现了明显的价格反转现象,在中期(1-12个月)同时发现了动量和反转现象,在长期(1-3年)发现了非常显著的反转现象。第二,动量和反转效应在我国股市具有反转收益很高,反转效应明显强于动量效应的特点。第三,本文发现赢者输者组合的风险差异并非导致动量和反转收益的主要因素,故经典的金融学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动量及反转收益,而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运用HS模型和动量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比较好的解释我国动量和反转收益的来源。本文的创新主要来自两点,第一点是在长期和短期实证检验中都使用更多的因子划分赢者输者组合,以期望找到最有效的划分方法;第二点是本文充分结合中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尝试运用“概念观察者”和“概念追随者”的理论来解释我国中期反转效应明显强于动量效应的现象,相比其他解释更加符合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更加具有说服力。
其他文献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考试大纲(广东卷)》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出了三个层级九点要求。其中,第一个层级是“分析综合”,三点要求分别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
本文围绕中美两国对外投资政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编码分析、归纳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以文本结构分析为基础探求了两国对外投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是小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的根本,在这个时期如果能打好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常常用到数学知识,这也加深了小
目的对比研究哇巴因与地高辛对大鼠肾脏皮质钠泵(Na+,K+-ATP酶)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源性哇巴因(EO)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洋地黄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长期给予
“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若是老天容我懒,暮年来共白鸥闲”,这是郑板桥《书七绝十五首》中的自况之词,栩栩然一位徜徉白云青山边的世外隐士形象,他夜月酒醺,春雨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于改革开放,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对外直接
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对外主张,历来颇受争议。李鸿章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将中国带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那种"外交虚无"的状态,主动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等一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对整个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有效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