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起,我国的房价开始逐渐有了上涨的势头,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到2007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与2006年同月相比)上涨7.5%,继6月份创下自2005年7月对房价实施月度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后,再创新高。全国的房价一路高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价格——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无疑是经济发展战略中最受关注的。房地产业中“房地不分家”的重要特点,造成房价与地价关系问题的激烈讨论。理论界对房价与地价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逐渐形成了几个不同的派系。房价与地价关系的讨论,目的是及时发现、纠正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提供重要的指导,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本文主要以马克思地价形成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土地收益理论、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等理论为研究基础,参考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房价与地价关系的讨论结论和启示,结合所研究城市的具体情况,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中普遍存在:房地产市场中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房价虚高、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的二次垄断、政府对土地的寻租行为等问题。通过对保定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与土地出让成交价格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出地价对房价在短时期内影响较大,而长时间内房价与地价是相互影响的重要结论。此外,文章还将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包括城市性质的定位、整个社会对住宅价格过于盲目的心理预期、旧城改造引致的住房需求、商品化住房积累的释放效应与投资心理的结合)和客观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因素、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分别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房价与地价,使房价与地价关系的研究更加完善、具体。文章针对上述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保证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弱化土地价格定价机制中行政长官的决定权;住宅供给与需求的双向调节;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政策,防止土地寻租行为影响市场正常运行。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的理论支撑。介绍了支撑全文的主要的地价、房价的基础理论,并对文中所提的地价和房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保定市住宅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首先用定量的方法对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市场的投资建设情况、房屋竣工与新开工以及住宅空置率与需求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定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保定市地价与房价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房价、地价关系。本章以搜集到的保定市四年的出让地价与房地产交易价格为基础数据,通过运用ADF检验平稳性、协整方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保定市地价与房价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第五章保定市地价与房价影响因素分析。在这一章的研究中,将影响因素分为主观方面(城市性质定位、旧城改造以及政府对土地的寻租行为)与客观方面(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因素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进行论述,深层次分析影响保定市地价与房价的各种主要因素。第六章保定市住宅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所作研究是根据对保定市房价与地价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具有指导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