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逃的雕塑与装置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以实践考察为基础,研究分析“精神病人”的雕塑创作特点,其创作的意识行为方式,进而论证当代雕塑与装置的创作实践在该意识行为方式和特点下,会有哪些启发。精神病患者一直都是受争议的群体,疯癫与癫狂似乎在艺术范畴里更容易被接纳,那么当普通的精神病患者在没有任何艺术教育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创作会有怎么样的线索产生?是否真的如福柯所言“凡是有艺术作品的地方,就不会有疯癫,但是,疯癫又是与作品共始终的,因为疯癫使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开始出现。艺术作品与疯癫共同诞生和变成现实的时刻,也就是世界开始发现自己受到那个艺术作品的指责,并对那个作品性质负有责任的时候。”在文章第一章主要对“精神病”及“精神病人”一词的界定提出疑问,精神疾病患者的创作是否就是无意识的“疯癫之作”?精神病患者真实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在第二章里,主要是对实践所得案列进行分析,如果创作结果他们是无意识的本能反映,那么雕塑本体对他们来说是否就毫无意义呢?如果不是,那么“雕塑”主体对他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产物?精神病人”的创作方式特点体现与其“精神病人”身份,以及病态另一面的常态意识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全面了解一位“精神病人”,他们在成为一名“精神病人”前的经历,得“精神病”的原因,他们在医院治疗了多久的时间,他们的治疗经历、进度,是否康复,甚至究竟是不是精神病,都影响着一位“精神病人”在雕塑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他们的创作从我们既有的对雕塑的研究返逃至一个虚构介质里重塑自我形象,返逃回一种原始的艺术抒发,恢复异质的、被隔绝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返逃”倒退行为可能不被艺术主流所接受,正因如此,“精神病人”才能够保持创作的纯粹性,率真自由的表达人性。当代雕塑的艺术创作实践对此特点有何借鉴之处,将在本文第三章介绍,如果说“精神病人”与他们的雕塑创作是一次返逃,那么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创作,可否进行一次返逃。当然并不能像“精神病人”那样返逃至一种纯粹的自我状态,但顺着“返逃”的方向,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呈现当代雕塑与装置不同的可能性的道路。
其他文献
在学术研究中,对于员工情绪劳动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之一。情绪劳动策略作为员工情绪劳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较多的关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情绪耗竭等方面的研究,却忽略了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员工工作投入的积极方面的影响。由于员工的个体特质与感知组织环境存在着差异性,正面的情绪劳动也并不完全对工作状态产生显著影响(Khan,200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否及时、有序、有效地进行,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转变教育成才观念;树立以发展为核心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普及,高校学生权益工作面临新挑战,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权益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新媒体的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互
武汉白沙洲市场(8月13-17日)虽然库存鱼消化得差不多了,但是新鱼也在少量地陆续上市,外地货源也在补充。外地货源主要是江西的草鱼、江苏的鲫鱼、广东和浙江的黄颡鱼,因而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甚至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导致CKD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以及患癌率的不断上升,社会公众对于临终关怀的需求愈发强烈,众多生命垂危的老人及患者迫切需要临终关怀服务,而志愿者作为临终关怀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终关怀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志愿组织,都需通过初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来保证志愿服务的有效性。我国尚处于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对志愿者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相关的专业志愿者人才储备远远不能满
大学智库植根于大学土壤之中,长期以来,大学保留下来的学术研究传统又为大学智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养料。世界一流大学智库往往是那些拥有良好学术传统的大学,二者结合相得
一说识鲫鲫鱼自古以来就被当作高营养的食材而登上大众的餐桌,"食鱼诚可口,何苦必鲂鲫",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这一句便从侧面体现出鲫鱼在古时餐桌上鱼类食材中的地位。《活人心统
为了提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性特征,如电子政务中的随机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并发性,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形式化方法来对电子政务各个模块中工作流程进行建模。虽然Petr
判断一名高校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应看有无科学、先进的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现象以及他与其它社会现象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类个体的教育心理结构中居于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