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化是当代政治分析和社会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认知一个国家正式制度框架下公民的政治行为具有独特的价值。政治文化包含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规范等内容,为人们了解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中国的乡村是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成长发展起来的,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乡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精英人才流失、乡村文化断裂现象比较明显,良好的乡村治理势在必行。乡贤是乡贤文化的核心,主要是指拥有广泛社会关系、较高的个人威望和道德人格魅力的村治精英,包括村干部等“在场”乡贤,也包括或为官、或经商、或求学在外的“不在场”乡贤,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乡贤文化是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基层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对于解决乡村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人文道德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然而,随着近代以来社会急剧变革和转型,传统乡贤文化不断被解构,甚至消逝,要摆脱乡村治理困境、发挥乡贤治理作用,就必须在现代化背景下重构新乡贤文化,让乡村建设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政治文化”为研究视角,以“乡贤治理”为研究主题,重点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激活传统文化中宝贵的乡贤文化遗产,进而培育乡贤文化进行现代乡村治理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了与本主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政治文化、乡贤、乡贤治理、乡贤文化、新乡贤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政治文化视角下乡贤治理研究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要重构新乡贤文化就必须对传统社会乡贤治理的政治文化基础有所了解,厘清乡贤文化的发展与流失脉络,所以,接着要探讨支撑传统社会乡贤治理立足的文化基础,梳理现代化进程中乡绅阶层的消亡和乡贤文化解构的过程;然后,分析新时期乡贤文化重构的文化机遇和现实困境,以认清新乡贤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构的动力和阻力因素;最后,针对新乡贤文化重构的现实困境,从政治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出发探求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重构路径,即本文从政治认知、政治信仰和政治规范三个层面通过强化古为今用的政治文化认知、构建崇善向德的政治信仰体系、丰富礼法结合的政治行为规范来加强新乡贤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治理水平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