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急性腰扭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本病病人疼痛重、痛苦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临床上要求尽快在最短时间内缓解病人症状,以免耽误了治疗时机,使病情向慢性转变。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最能体现中医的“简、便、验、廉”特色,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发现手法后部分病人仍然存留不同程度的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手法良好的作用效果,需要应用手法运动力学规律做指导,明确手法操作规范,紧扣手法“辩病位”与“辩病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手法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促进临床推广与应用。如何更好地将名老中医的优效手法整理并传承,制定出一种系统、规范、有效、安全性高的优化方案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在国家十五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手法临证经验”中关于急性腰扭伤手法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结构类型、脊柱腰段运动规律及生物力学原理,筛选梳理出弯腰挺立法、滚床法等规范化的特色手法。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1.将名老中医特色手法操作步骤进一步细化,规范整理,并明确技术操作要点。2.整理出的特色手法与传统手法做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通过观察手法前后Roland-Morris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变化情况,更全面地评价特色手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特色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我们从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医疗中心,按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选择急性腰扭伤患者90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表法(信封法)进行随机对照分组试验,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特色手法组(简称特色组)和传统手法组(简称传统组),进行临床试验,最终完成试验患者特色组44例和传统组4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症状体征等项目比较具有可比性。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3.0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机处理。1.1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急性腰扭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1.2纳入标准a.符合上述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者。b.年龄18-65岁。1.3排除标准a.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的患者;b.疑有或已确诊的椎体或椎管内肿瘤、结核,骨髓炎,严重骨质疏松者;c.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等疾病及血液病者;d.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e.接受过腰椎手术治疗,严重腰椎先天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不适合手法者;f.妊娠妇女。1.4病例脱落标准a.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坚持治疗者。b.患者中途提出退出试验者,明确原因记录退出时的评价指标。1.5剔除病例标准最终诊断不符合本病者2治疗方法2.1特色组:采用特色手法(检查手法、理筋手法、分步斜扳法、弯腰挺立法及滚床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25分钟左右,1周为一疗程,共3次。2.2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法(放松手法及传统斜扳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20分钟左右,1周为一疗程,共3次。3结果3.1特色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性分析中医骨伤手法在治疗筋伤上讲究因势利导、轻巧柔和,法药并用。张军主任在名老中医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腰椎的运动规律将特色手法细化,并通过与传统手法的对照随机试验去验证其有效性,安全性,规范整理,并明确技术操作要点,以便更好的传承。特色手法分为检查手法、理筋手法、分步斜扳法、弯腰挺立法及滚床法。研究结果表明,本特色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肯定。特色组44例病人中,一次治愈33例(75%),疗程结束后治愈38例,好转5例,末愈1例,总有效率97.73%。传统组4l例病人中,一次治愈19例(46.34%),疗程结束后治愈26例,好转12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2.68%。两组一次治疗结束后,特色组及传统组之间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Z=2.359,P<0.05,差异有意义,说明特色组疗效优于传统组。两组疗程结束后,特色组及传统组之间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Z=2.439,P<0.05,差异有意义,说明特色组疗效优于传统组。3.2两组Roland-Morris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表比较3.2.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特色组治疗前后RDQ评分相比较,P<0.001,说明特色组对改善患者由于腰痛所导致的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传统组治疗前后RDQ评分相比较,P<0.001,说明传统组对改善患者由于腰痛所导致的功能障碍效果也明显;特色组与传统组在RDQ评分前后数值差值相比较,P>0.05,还不能说明特色手法改善患者由于腰痛所导致的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3.2.2两组各访视点比较第1、2、3次访视时点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3两组腰腿痛VAS评分的分析3.3.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特色组治疗前后腰腿痛VAS评分相比较,P<0.001,说明特色组对缓解腰腿痛效果非常明显;传统组治疗前后腰腿痛VAS评分相比较,P<0.001,说明传统组对缓解腰腿痛效果也非常明显;特色组与传统组在腰腿痛VAS评分前后数值差值相比较,P<0.05,说明特色组缓解腰腿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3.3.2两组各访视点比较第1、2、3次访视时点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特色组比传统组能更快地缓解疼痛。3.4两组腰椎活动度(ROM)比较3.4.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特色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相比较,P<0.001,说明特色组对改善腰椎活动度效果非常明显;传统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相比较,P<0.001,说明传统组对改善腰椎活动度效果也明显。特色组与传统组在腰椎活动度治疗前后数值差值相比较,P<0.05,说明特色组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优于传统组。3.4.2两组各访视点比较第1次访视点两组间ROM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着(P<0.01),说明在第一次治疗后,特色组在改善腰椎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纽。第2,3次访视点特色组改善效果比传统组明显(P<0.05),说明特色组比传统组能更好地改善腰椎活动度。结论1.特色手法是一种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法,操作安全性高,改善患者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且优于传统手法。2.特色手法改善患者疼痛、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起效时间均早于传统手法。3.特色手法有利于消除腰椎异常应力,恢复正常的腰椎关节解剖序列,松解肌肉的高张力,使异常的肌肉张力恢复正常或改善,阻断恶性刺激,从而有利于腰部血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