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社会性影响因素——对豫东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以及人格解体三个方面构成的心理综合症状。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内容,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低成就感是指个体的胜利感和工作成就感的下降。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旨在较为深入地分析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社会性影响因素,以期为做好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及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影响因素”问卷,对420名豫东农村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阐明选题缘由,分析研究现状并介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第三部分从社会影响因素的七个方面(学校管理、社会支持、工资福利、人际关系、教师声望、应试压力、职业发展)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预防与应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建议;第五部分则从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总的讨论。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1、农村中学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人格解体程度中等,而个人成就感稍高,总体上,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很严重;农村中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不断加强,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越来越小;性别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因子上差异显著,男教师在这两个因子上高于女教师;教龄不足5年、10至20年以及30年以上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 2、收入福利、教师声望、职业发展、学校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是影响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收入福利、教师声望、职业发展、学校管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中学教师情绪衰竭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对农村中学教师的情绪衰竭有独特的影响作用;目前,应试因素似乎已不是影响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社会因素;收入福利、学校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是影响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关键的三大社会因素;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对情绪衰竭有显著影响;学校管理和收入福利的交互作用对教师的人格解体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采用分段立意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3981名城市居民科学素养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男女两性在基本科学知识、科学运用能力和科学态度及精神的基本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在西方文明的侵入下迅速衰败,梁漱溟、费孝通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农村现代化中的乡村合作问题,并试图从农村合作组
乡村纠纷是一个独具研究价值的意义点,亦是关注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国人反思的切入点,更是理解和阐释乡村社会的基点。本研究拟通过对一起乡村纠纷的分析与理解,试图在此基础上加深
本文从全球性现代化理论出发,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为支撑点,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和文献法为辅的方法,通过对湖北省
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基于2006年全国城市公众素养调查资料,对由低到高四个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我国关于城市公众科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