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备受投资者、监管者和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愈演愈烈,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其违规特征及产生因素,以预防并及时发现该类问题。本文以1999-2004年度受到证监会(或财政部)罚款处罚的5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考察其违规特征,然后以“舞弊三角形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产生该类问题的“压力”和“机会”因素。首先,本文从违规行为、性质、手段和动机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违规特征,发现它们主要采用虚列账目、真账假算、张冠李戴、寅吃卯粮、瞒天过海、乱挤乱摊、违规并表和虚开发票等方法,隐瞒重要事项的披露,高估收入和资产,低估成本和费用,以实现融资和再融资、操纵股价、避免处罚和谋取不法经济、政治利益等动机。然后,本文重点从上市公司自身的角度,考察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成因。本研究建立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以舞弊样本和控制样本构成总样本,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主要压力来自避免戴帽、退市。当公司面临新股上市压力时,股权集中度较高为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提供机会;当公司面临配股/增发压力时,股权集中度较高、董事会成员持股量较少为舞弊发生提供机会;当面临避免戴帽、退市的压力时,股权集中度较高、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少、董事会成员持股量较少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为上市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提供机会。此外,我们发现内部控制是否完善、独立董事比例和监事会规模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其效用没有得到有效实现。通过以上舞弊特征和压力、机会分析,有助于监管和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关注舞弊预兆的信号,时刻保持警惕以察觉企业的重大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