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价针刺远近配穴在治疗特发性耳鸣中的临床疗效。 (2)通过观察不同配穴对特发性耳鸣患者脑内4种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从脑神经递质层面探讨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物质基础。 方法:本研究选用的是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制作随机卡片编号,将60名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远近配穴组、局部取穴组,剔除脱落患者,最终纳入分析远近配穴组28人、局部取穴组27人。治疗14天为一疗程,每次治疗两个疗程,每次30 min。分别在针刺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及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经临床效度和信度验证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及疗效评估量表对耳鸣进行评估,同时对每组患者行一次脑涨落图仪(EFG)检测。将不同耳鸣患者组脑涨落图仪所检测的神经递质检测值分别作相应比较,评估神经递质的测量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将两组研究对象的量表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并比较,评价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1)经过治疗,在第1疗程后耳鸣程度的量表评分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量表各维度耳鸣对睡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的耳鸣评分差异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第1疗程后针刺仅对睡眠影响较大,远近配穴组对睡眠的改善优于局部取穴组。 (2)经过两个疗程治疗,耳鸣程度的量表评分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耳鸣对因素睡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对情绪的影响、自我评分、耳鸣总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结果说明在耳鸣对睡眠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自我评分、总评分方面,远近配穴组较局部取穴组均有明显的改善。耳鸣维度出现的环境、持续时间、对生活工作学习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耳鸣仍然存在,进一步说明临床治疗以消失耳鸣为目的较为困难。 (3)对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耳鸣的疗效进行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组均无患者痊愈,提示耳鸣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短期内难以痊愈;同时,对耳鸣的疗效分布的总有效情况进行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远近配穴组、局部取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4人(占85.7%)、16人(占59.3%),远近配穴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治疗第1疗程后两组各脑递质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指标γ-氨基丁酸GABA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三指标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多巴胺(DA)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远近配穴组在升高GABA方面优于局部配穴组。治疗第2疗程后两组各脑递质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4项指标GABA、5-HT、Glu、D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4项指标变化方面,远近配穴组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比局部取穴组更显著。 结论:(1)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疗效显著,以远近配穴组疗效最好,明显优于对照组。 (2)远近配穴组患者耳鸣量表评分和耳鸣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患者睡眠质量、情绪方面有明显改善。 (3)远近配穴组可以使特发性耳鸣患者的神经递质GABA升高、5-HT、DA及Glu降低,与局部取穴组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远近配穴组抑制或兴奋脑神经递质的释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