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老化引起了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其可能存在更高的医疗服务需求。但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量和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仍存在差距,一部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患病未就诊比例和需住院未住比例更高,有病不医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本文选用2015年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最新数据,以城镇老年人为对照组,对不同特征下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医疗服务利用率及医疗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显著性因素,进而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体现出的高需要、低需求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在实证分析的前半部分,本文主要对不同特征下的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不同特征下城镇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患病率较城镇老年人高,且受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低收入老年人的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明显较高。同时,农村老年人的住院率和医疗支出都低于城镇老年人,而需住院未住院率高比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最近一次就诊多选择在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而城镇老年人多选择在县级及以上医院。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更差,就诊率和住院率更高,但住院支出较低。在实证分析的后半部分,采用两部模型法分别对门诊和住院两种就医形式建立农村和城镇老年人是否就医的probit模型以及医疗支出的线性回归模型。其中,门诊概率模型结果表明:性别、地区、家庭人口数、自评健康、慢性病和体检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农村老年人决定是否就诊的显著影响因素,而教育、地区、自评健康、慢性病和体检变量是影响城镇老年人是否就诊的关键因素。住院概率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地区、自评健康、慢性病和体检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农村老年人决定是否住院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年龄、教育、婚姻状况、地区、自评健康、慢性病和体检变量是影响城镇老年人决定是否住院的关键因素。门诊支出模型结果表示: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农村老年人门诊支出的关键因素,而年龄和自评健康状况变量对城镇老年人的门诊支出有显著性影响。住院支出模型结果表示:地区、收入和自评健康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农村老年人住院支出的主要因素,而地区和收入变量是影响城镇老年人住院支出的显著性因素。最后,综合描述性分析、交互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农村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表现出的低需求与收入水平、家庭规模、医保和是否参加体检存在较大联系。其中,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受收入影响更大,表现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农村老年人比低收入水平的农村老年人就诊率低,住院支出也更低;同时考虑到低收入老年人大多是高龄老人,其健康状况更差,患病率更高,说明低收入农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水平较低,部分低收入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家庭规模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显著变量,表现为3人及以上家庭的农村老年人就诊率比3人以下家庭高,而不同家庭人口数的城镇老年人就诊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与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农村老年人就诊意识较强,能够在身体不适时尽早就医治疗;医保对城乡老年人就医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说明医保在促进老年群体医疗服务利用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缺乏体检意识严重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就诊率和住院率,参加常规体检的农村老年人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更高,说明体检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防范意识,帮助农村老年人尽早发现潜在疾病并及时治疗。(2)农村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表现出的高需要与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及体检具有较大关系。其中,患病率高主要受生活环境因素和受教育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饮用水源是自来水的农村老年人患病率较非自来水低,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村老年人患病率较使用非卫生厕所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村老年人患病率越低;慢性病患病率高主要受教育水平和是否参加常规体检的影响,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更高,参加常规体检的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比未参加的高,说明体检有助于农村老年人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并及时治疗。(3)农村老年人的患病率及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说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卫生资源分布不一,东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患病率、就诊率和住院率均高于东部地区,但住院支出低于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