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个年头,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这轮课改中新兴的课程已在全国各地课堂教学中逐步展开,这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社会、学校逐渐意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作为最重要的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否能体现出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呢?要想深入了解这门课,研究教科书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教科书是课程的载体,是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理念、课程性质等的最直观体现,通过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的理念与性质,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用教材教”,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行综合性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建设。北师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最广泛应用的教材之一,其教材编写水平如何?是否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这版2005年发行的旧版教材能否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如果这版教材落后于时代发展,它的不足在哪里?我们要如何修订呢?依照这样的研究问题,本文以高峡主编的北师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到六年级共八本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界定教材及教材分析等的相关概念,由此分析出教材的作用,以教材兼具资源和工具双重作用为出发点,选取教材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活动和过程设计以及编写制作为研究视域,依据相关教材分析理论构建研究框架,然后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与此同时,通过访谈一线教师使用教材的各种经验感受,笔者对访谈资料进行整体分析,得出关于北师版教材的分析结论,并且针对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特点总结,最后结合文本分析北师版教材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