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跌倒/坠落伤害相关疾病负担全世界最高,造成伤残寿命年损失约为世界其他地区的2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关注及医学气象学科兴起,气象条件对跌倒/坠落伤害的影响也开始受到关注,但目前国内仍缺乏相关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调查马鞍山市伤害监测点跌倒/坠落伤害门急诊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跌倒/坠落伤害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开展跌倒/坠落伤害预测预报的探索性研究,以期达到实现伤害预警及预防指引的目的,为减少气象因素相关伤害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马鞍山市伤害监测点三家三甲医院2007-2015的跌倒/坠落伤害门急诊监测报告病例资料及同期马鞍山市的气象数据资料。伤害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伤害发生时间、伤害发生地点等。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定量评估气象因素与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间关联性,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2007-2015年共收集到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病例30,614例,其中男性病例18,799,女性病例11,815,男女性别比例为1.59:1。<60岁24,774例,≥60岁5,840例,60岁以下病例居多。监测报告的跌倒/坠落伤害病例的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及以下(75.97%)为主,职业以在校学生(19.39%)、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5.27%)和离退休人员(14.06%)占比较高。且研究期间总人群及各人群亚组的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跌倒/坠落伤害分布特征:6月份为高峰月,24h时点分布呈双峰分布,分别于10:00和17:00达到第一个和第二个高峰。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33.24%),公路/街道(17.10%)和公共居住场所(16.33%)常见。伤害发生时活动以家务(45.22%)最为常见,女性病例伤害发生时活动为家务的比例高于男性(52.05%vs.40.93%)。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46.99%)最为常见,骨折次之(18.88%)。伤害部位报告的顺位为头部(34.26%),下肢(29.89%),上肢(19.20%)及躯干(12.02%)。伤害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67.81%)和中度(30.17%)伤害为主,以门急诊处理后离院为主要结局(79.32%)。对比分析发现:持续热浪和暴雨天气与跌倒/坠落伤害增加有关,但未发现与高温、寒潮相关。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积雪深度、最高温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最小相对湿度与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的发生有关。全人群分析发现,积雪深度每增加1厘米,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增加5.6%。最高温度每升高1℃,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增加1.6%。平均风速(米/秒)、日照时数(小时)和最小相对湿度(%)与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间呈负相关(各指标每增加1个单位,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分别降低5.9%,3.1%和0.5%)。亚组分析发现,男性和<60岁人群对最高温度、最低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变化较为敏感,;而女性和≥60岁人群则对积雪深度变化较为敏感;至于伤害的严重程度,各亚组结果不一致。模型预测效果评价:总人群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病例数的预测准确度为71.50%,分层分析发现<60岁、男性和中度/重度组的预测准确度相对高一些(<60岁vs.≥60岁:69.92%vs.66.71%;男性vs.女性:70.63%vs.68.60%;中度/重度vs.轻度:64.83%vs.60.51%)。结论:安徽省马鞍山市2007-2015年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水平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与其发生有关的气象因素有积雪深度、最高温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最小相对湿度。不同年龄、性别和伤害严重程度组人群对于各气象因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亚组分析发现男性和<60岁年龄组更易受最高温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最低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女性和≥60岁年龄组更易受积雪深度变化的影响。热浪和暴雨与跌倒/坠落伤害增加有关。经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这将有助于为未来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跌倒/坠落伤害预测预警提供依据,在未来的预防策略措施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