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模式研究——以南京市江北副城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二十多年快速城市化发展之后,当前的中国城市正在走向全面转型和加速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大都市新区作为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在城市的整体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但在以往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影响之下,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新区的就业出行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就业出行是关乎到每一个城市居民切身利益的活动,也是维系城市功能组织的关键所在,大都市新区的就业出行模式研究对于城市新区和城市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旨是对南京市江北副城就业出行行为的研究。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总体研究和实证研究。总体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结合城市案例、个人出行案例对国内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使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以南京市江北副城作为实证案例进行研究。  本文对大都市、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现状出发探索了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实证研究对象的研究分析对比总体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模式及相关改善措施建议。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对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与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模式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由于直接针对新区就业出行的研究较少,因此分别对新区发展建设以及居民通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国内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现状。从大都市普遍存在的出行问题、大都市出行问题与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行为关系、大都市新区出行问题三个层面展开对新区出行现状的分析,并以案例作为佐证说明问题,同时也说明了研究大都市新区就业行为模式的必要性。  第三章,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第二章对于国内大都市新区出行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大都市新区出行模式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别从新区自身条件以及出行者行为偏好出发进行分类阐述。  第四章,江北副城就业出行模式研究。首先对影响江北副城地区就业出行的因素进行分析,作为研究其出行行为模式的基础,然后对江北副城居民整体出行行为结构、出行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居民出行满意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江北副城就业出行行为模式研究结论。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通过对国内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的总体研究以及对南京江北副城的实证研究,得出职住供给条件、交通设施水平是对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模式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对江北副城的就业出行模式、职住模式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特征进行总结,对大都市新区理想出行方式进行建议,并且从规划学科的角度从空间方面对改善大都市新区就业出行提出改善策略。最后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千万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住房的紧缺以及城市中心地价的攀升等因素都
如今,城市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因。但我们在享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增大的可能,尤其在面临强烈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时,将
在未来30年内,中国将迎来地铁建设的高峰。截止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28个城市的地铁建设。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许多城市都把地铁作为带动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强
当今社会的环境、人口、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人类开始对生态、节能和环保愈发重视和提倡,生态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国内外也不断进行着相关实践与探索,有了一定的基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是当下的热点事业。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发展较快,在标准的提高方面也非常快,然而当下使用的乡镇卫生院
屋顶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元素,长期以来就被赋予了明确的物质性功能。因此,屋顶设计,是诠释建筑形象和个性、表现建筑功能与空间特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其中,材料和形式的表达
近年来,我国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在应急建造和震后临时建筑等方面曝露出许多问题,这能够反映出,我国在震后建筑设计领域内建设经验的不足,不但缺乏系统完善的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变成了世界经济的主导,世界由物质社会转向知识信息社会,知识城市理念应运而生,知识城市希望通过创新和城市空间的提升与发展使得城市结构由过去传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促进了建筑业的革新,同时,亦衍生出很多问题,其中建筑能耗专题犹如众矢之的。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建会展建筑的热潮,而会
现代城市在享受机动化带来的速度与效率时,却忽视了因为私人汽车的普及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恶化、交通安全隐患、交往空间沦丧等诸多问题,而中心区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