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实蝇生物学特性及对寄主果实的选择性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是我国大宗常用、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枸杞实蝇Neoceratitis asiatica是为害宁夏枸杞的重要成灾性害虫,以幼虫为害枸杞果实,将果肉蛀食成纵横交错的虫道,直至留下一层表皮。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失去经济价值。枸杞实蝇卵和幼虫均隐匿在枸杞果实内部,幼虫老熟后脱果,钻入土壤中化蛹,因其隐蔽为害,很难观察到其形态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而枸杞实蝇一生中,真正暴露在外的只有短暂的成虫期。枸杞实蝇各虫态的识别特征如何?它们又是如何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准确地寻找和定位枸杞果实进行产卵?本文全面研究了枸杞实蝇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形态变化、行为特征,探讨孕卵雌虫对不同生育期枸杞果实的选择偏好性,为探究枸杞实蝇绿色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枸杞实蝇各虫态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形态特征枸杞实蝇卵的发育可分为初期卵、口钩显现期卵和破壳期卵三个阶段。幼虫分为3个龄期,均具有一对能够自由收缩的骨化口钩及头咽骨,其形态和大小在各龄幼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预蛹期是枸杞实蝇从幼虫到蛹蜕变的一个过渡时期。蛹的形态发育呈规律性变化,可分为隐头蛹期和显头蛹期两个阶段,显头蛹期又可细分为显头蛹初期、黄色眼期、红色眼期、鬃毛蛹期及预成虫期五个阶段。蛹壳颜色随着蛹的发育呈现不均衡的加深趋势,尤其在化蛹初期的预蛹期和临近羽化的鬃毛蛹期和预成虫期变化明显。根据蛹壳颜色的RGB值,可制作成对应不同发育阶段的蛹壳颜色标准比色板。雌雄成虫翅均具有明显的黑白相间斑纹。2.明确了枸杞实蝇成虫的行为学特性枸杞实蝇的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暗期与光期的交替时期,在光期后1 h达到羽化高峰。羽化后的成虫在营养充足条件下,第2d即可交尾,交尾仅发生在光期。交尾的日节律具有2个高峰期,第一高峰为光期第4 h,交尾率可达16.84%;第二高峰为光期第9h,交尾率为11.63%。雌雄成虫的平均交尾时长为223.90 min。交尾后的孕卵雌虫仅选择在光期产卵,初期产卵量较低,在羽化后的第15 d产卵量达到最高值,一头雌虫一生的平均产卵量可达96.55粒。饲喂不同食物会影响成虫寿命,以蜂蜜、酵母+蔗糖2种食物饲喂成虫的平均寿命最高,分别为45.04 d和37.79 d。3.明确了枸杞实蝇对枸杞青果具有选择偏好性通过自由选择和强迫选择方法,观察枸杞实蝇对不同生育期枸杞果实的产卵选择性。通过植物气味动态顶空吸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采集和鉴定不同生育期枸杞果实所释放的挥发性气味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仪测定枸杞实蝇对不同发育阶段枸杞果实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显示:枸杞果实3个生长发育期共发现37种挥发性化学物质,主要包括10个类群:芳香烃、烷烃、醛类、醇类、酚类、醌类、酯类、酮类、烯类、羧酸类。其中,枸杞青果期果实、变色期果实、果熟期果实挥发物中分别有3种(对二甲苯、间二乙基苯和对二乙基苯)、1种(对二甲苯)和1种(对二甲苯)化合物可以显著引起枸杞实蝇产生持续的触角电位反应。产卵选择结果显示,无论是自由选择还是强迫选择,枸杞实蝇孕卵雌虫对果熟期果实的刺探数明显高于青果期和变色期的果实,但在青果上的卵粒数最高,产卵成功率最高。可见,枸杞实蝇对枸杞青果具有产卵选择偏好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鲜红斑痣,即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PWS),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在新生儿中有0.3%到0.5%的发生率[1]。最初表现为扁平的、粉红色到红色的斑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逐渐发展成肥厚的、红色到紫色的病变[2-4]。到46岁时,三分之二的患者出现丘疹或结节,或软组织过度生长,导致畸形、不对称和偶尔的自发性出血[5][6]。其病理特征是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的毛细血管
研究目的:评价采用腔内疗法(endovascular therapy,EVT)治疗透析患者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透析同时患有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EVT治疗透析患者CLTI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研究结果:共2
目的:解析中国人群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在基因组与转录组水平的改变,挖掘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58例于林州肿瘤医院和林州食管癌癌医院收集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样本,开展了全外显子组和转录组测序。研究采用dN/dS算法挖掘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相关的驱动基因,通过R包limma对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了GSVA
目的:探究我院近十年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比较肝硬化不同病因的性别差异,了解不同病因并发肝癌的概率,以期为临床诊治及疾病预防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诊断肝硬化的患者1836例,其中反复因肝硬化住院治疗的病人只收集首次住院资料,最终有1326例纳入研究。收集其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总结各种病因的构成比及变化
目的:分析眼轮匝肌瓣填充上睑凹陷的手术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上睑凹陷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对该术式的特点做出总结,与其他术式做出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治疗的19例轻-中度生理性上睑凹陷患者(共治疗38只眼),其中1例曾行切开法重睑术,4例曾行埋线法重睑术。所有患者均就诊于北京医科医疗美容医院,采用局麻下经重睑切口利用眼轮匝肌瓣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于术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的教育生活质量和生存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自身、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职业幸福感由认知心理和情绪情感构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低落的现实困境在于教师职业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低感受度,表现为社会对教师高要求导致的教师职业价值异化、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导致的教师自我价值异化、高职业压力与负担导致的教师工作场域异化以及教师身心遭受磨砺导致的工作主体异化。因此,需在立足提高教师社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科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最濒危的植物类群之一。兰科植物是典型的菌根植物,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都与真菌共生,且菌根共生关系几乎贯穿着兰科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开花和结果整个生活史,其也被认为是能够影响兰科植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究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兰科植物与真菌之间关系、兰科
萝藦科系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科,该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在常用中药和少数民族民间用药中应用广泛。长期以来,萝藦科和夹竹桃科以及科下多个亚科和属之间分类界定存在争议,该类群形态上的复杂性以及民族地区用药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导致萝藦科药用植物近缘物种间混用现象极其普遍,严重影响用药安全。萝藦科药用种质资源鉴定困难与其分类学复杂的现状密不可分,传统的鉴定方法很难对这些物种进行有效
背景: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生殖器官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由于媒体宣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自身外生殖器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外生殖器整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女性外生殖器整形手术旨在改善外阴萎缩瘪陷、皮肤松弛下垂等现象,提升外生殖器美观度,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阴蒂包皮切除术、阴唇整形术、阴道紧缩术、会阴成形术等,其中小阴唇整形术及阴道紧缩术最为流行。目的:研究并了解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Meta分析技术,评估Venetoclax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获益及风险,为CL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背景: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蛋白(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是细胞凋亡调节蛋白家族的成员,往往在CLL、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中高表达,肿瘤细胞借助这类抗凋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