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诗的传播过程中,诗人形象的作用处于潜隐的位置,也正因如此,诗人形象的建构与塑造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大众传媒紧密相连的新诗,其传播与接受过程更是离不开诗人形象的参与。而新诗的前二十年(1917-1937),是新诗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报刊杂志蜂起的年代,当时报刊杂志上所呈现的诗人形象,一同参与了新诗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因此,本文拟将新诗前二十年中报刊杂志上诗人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当时诗人视觉形象的特点,发现诗人视觉形象自觉建构的踪迹,察觉当时的诗人视觉形象与当代诗人视觉形象之间存在的某种呼应与关联。本文中论述的诗人视觉形象问题,将通过三种不同的图像形式呈现。第一章选取了1917-1937年期间诗人的照片形象,包括男性诗人、女性诗人、外国诗人三种类型。首先探讨了男性诗人形象从古代士人走向现代知识分子,其特色性被淡化的同时,其形象的自觉建构却在逐渐形成的过程。其次现代女性诗人虽然引领20年代和30年代的时尚潮流,其形象却因为古典女性诗人身份的复杂性和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视”属性而颇值得玩味。最后提及外国诗人形象首次登上大众传媒的舞台,或成为报刊编辑为争夺眼球的热点,或因为译介作品的需要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展现。第二章探讨了1917-1937年间诗人的影像形象,聚焦1927年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海角诗人》这一电影。在探讨本片中诗人形象的同时,对比了同时期电影里典型知识分子的形象,以探寻他们对当时的诗人形象与时代处境形成的某种关照。与此同时,国外译介影片中的诗人形象进入中国,截然不同的“漂泊”状态成为区分中外诗人重要元素,同时也暗示了新诗在当代的边缘化倾向,并与90年代以后的当代诗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第三章是1917-1937年间诗人的漫画形象,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当时人们对于诗人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时代印象。这些漫画形象在突出诗人面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与变形,与此同时画家对诗人表情的描绘、线条明暗的处理、背景的设置,包括编辑的配文介绍等,都较隐晦地与时人对诗人的印象和接受状况形成了某种互动,《光华中学半月刊》的“新诗人造像”系列也因此无意中开启了诗人群像塑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