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以火箭式速度迅速发展着,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3S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影响。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立足于信息经济理论,结合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用的必要性。首先,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边界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控制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从信息技术对平均成本、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此外信息技术促使了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运用和产业化组织的模式创新,最后论述了信息技术使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出发,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及龙头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农民的收入、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选取了两个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两个以政府为中介组织的农业产业化形式,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改善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用的对策。具体包括:(1)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力度。(3)发展“傻瓜技术”,适应农民的信息技术素质。(4)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信息技术应用铺平道路。(5)培育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自身的完善,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市场调节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