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ransmutation of Chinese Renderings of the Biblical Creator;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i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7561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文本具有宗教性和文学性。从唐朝至今《圣经》汉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多种《圣经》汉译本。由于语言禁忌和语言崇拜现象的存在,《圣经》最核心的信仰符号造物主的译名在用字上更为谨慎。造物主的译名呈现阶段性特征:初期,景教士借用佛、道概念实现“本土化”;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推崇“孔子或耶稣”排斥主义的思维模式,一部分传教士主张“以儒释耶”,另一部分传教士主张“以耶变儒”;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采用“孔子加耶稣”包容主义的思维模式,通过本土化的方式逐步促进儒家文化的基督教化,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词汇来翻译造物主名称;现当代时期,儒耶都推崇“孔子与耶稣”多元主义的思维模式,基督教、天主教、无神论者分别采用“耶和华”、“雅威”、“亚卫”的译名,在汉语世界里建立起各自独立的话语系统,同时,儒家基督徒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译名,以实现宗教信仰的本土化。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简要说明;第二章是在总结前人从文学、社会学、文化学和语言学角度研究圣经造物主汉译名称的基础上,提出从汉字符号及其传统文化认知这一崭新视角,主要借助历史研究法来重新考量《圣经》汉译史上造物主译名的必要性;第三章是介绍汉字文化符号形式特点及其反映的文化认知心理;第四章探讨造物主名称汉译的复杂性,造物主中文译名的阶段性特点并探究其用字的纹理,而且指出译名具有多元化、权威性和固定性的发展趋势;第五章是本文的发现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有两个发现:(1)在不同历史阶段,译者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物主译名的变化,这也体现了基督教文化对汉文化的试探性扣问以及汉文化对基督教文化宽容性反问之间的张力;(2)尤其是外译汉文化性文本的翻译,译者要注重利用汉字体现的传统文化心理和认知思维方式建构一种相应的文化意象。
其他文献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一位对美国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作家。他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极大地影响了诸如威廉·福克纳、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及托马斯·伍尔夫等众多文学名
西方的口译研究始于会议口译的研究,此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而中国的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与西方口译研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最开始的总结译员口译经验还是后来的跨
翻译史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翻译理论的发展起着总结、反观和推进的作用,而译者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中心。译者是文化的搭桥人,知名译家的翻译成就是翻译史撰写的基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易发生损耗。自1980年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召开以来,词汇损耗在心理